青海冷湖轉型故事之三:嚴格保護暗夜星空
從石油小鎮到天文重鎮--青海冷湖轉型故事之三:嚴格保護暗夜星空。圖爲人們參觀青海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科學家工作站。(新華社)
新華社報導,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和旅遊專案的落地,照亮了冷湖的轉型發展之路。然而這一「亮」卻帶來新的難題:如果大規模開發,燈光必然會對星空觀測產生影響。
大量案例顯示,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原本條件優良的天文臺被光害影響,無法再進行科學觀測研究。
2023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中國大陸首部關於暗夜星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嚴格畫分管理冷湖暗夜保護核心區內的光源種類和亮度,及所有戶外固定夜間照明設施的照射方向等。
「爲保護天文觀測環境,冷湖已經將全域1.78萬平方公里納入暗夜星空保護區。」曹春林說,當地還對3個新開工新能源項目重新選址,全面規範觀測基地核心區、緩衝區內擬規畫專案的審批、報備流程,嚴把暗夜保護區域內專案准入關口。
「《條例》的頒佈實施,有助於從源頭減少光污染。」曹春林說,嚴格保護暗夜星空,不僅能保障天文觀測事業發展,也能推動地方探索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
針對旅遊業快速發展帶來的光污染隱患,當地檢察機關推動職能部門開展整治,與相關企業、商戶簽訂《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光源污染承諾書》,確保天文觀測環境不受影響。
「暗夜星空就是冷湖的金山銀山。」如今擔任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的田才讓說,保護、建設好天文基地對國家來說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暗夜保護核心區內要執行最嚴格的保護,必要時一些基建專案也需要讓路。
鄧李纔等天文學家表示,隨着更多望遠鏡項目落戶,相信未來冷湖基地有望成爲世界著名天文臺,打造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培育原創性科學成果的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