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制劃定涉企收費邊界

加強涉企收費監管,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在全國層面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爲涉企收費劃定明確邊界。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建立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4張收費目錄清單,取得了積極成效。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至50項,減少幅度達73%,其中,涉企收費由106項減少至32項,減少幅度達70%。

但也要看到,涉企違規收費問題具有複雜性、反覆性,一些地方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情況仍不時出現。無論是打着嚴格執法的幌子逼企業就範,還是巧立名目“忽悠”企業,都加重了企業負擔。針對企業的“土政策”必須清理,只有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才能走出“清理—緩解—反彈”的怪圈。

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進一步完善是《指導意見》的亮點。通過制定清單給企業一個“明白賬”,包括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收費水平等基本信息,從而確保企業能夠清晰理解每一個收費項目的具體情況,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違規收費行爲。“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則是將收費權關進了制度的籠子。當亂收費認定有了硬指標,若是有人再“亂伸手”,相關部門很容易做到“精準打擊”。

列清單只是第一步。事前建立目錄清單和完善評估審覈,事中加強常態化宣傳解讀和跟蹤監測,事後完善問題線索收集和處理機制,《指導意見》要求對涉企收費進行全鏈條治理。以完善評估審覈爲例,市場監管總局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明確審查的範圍、標準、規則、程序等,擬從集中清理存量違規收費政策措施和加強新出臺政策措施合規審查兩個方面發力,旨在守好“第一道門”。

進一步看,治理涉企違規收費也將促進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實施。2024年,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1.26萬億元,佔比72.7%。在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管理服務措施的助力下,民營企業經營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當然,減稅降費是綜合性“一攬子”政策,涉及的部門很多,需要加強協同、系統推進。比如,工信部將出臺2025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實施方案,規範涉企收費行爲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這將進一步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如何管好涉企收費,《指導意見》已對症下藥。各地區、各部門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落實措施,讓廣大經營主體輕裝上陣、放手發展,更多的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作者:年 巍 中國經濟網供稿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