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民役男緩徵擬加嚴 僑界反彈

內政部日前預告修法,將加嚴僑民役男緩徵的相關規定,引發僑界反彈。圖爲1年期義務役士兵訓練。示意圖,非新聞事件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內政部日前預告修法,將加嚴僑民役男緩徵的相關規定,衝擊2.3萬僑民役男,引發僑界反彈,痛批擾民。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11日坦言,僑委會或內政部均收到相關人士反映這項修正條文過於嚴苛,內政部會邀僑委會、外交部聽取意見再修正;但她強調,這是爲了預防「假僑民,真逃兵」,希望社會大衆能夠支持。

爲防止役男假藉僑民身分逃兵,內政部5日預告《歸化我國國籍者及歸國僑民服役辦法》修正草案,將原規定僑民役男在臺居住期限屆滿1年予以徵兵,縮短爲183天;草案另明定返臺後需提出「自僑居地」返國的證明文件;並刪除回臺投資1000萬元就能免徵的規定,修法預告期至11日爲止。

由於草案涉及目前約2.3萬僑民役男,卻僅有7天預告期,僑民強烈反彈,痛批擾民、開倒車。內政部表示,草案昨已完成預告程序,將彙整預告期間各界意見,作爲後續修正的重要參據,並持續與相關機關溝通。

內政部強調,此次修子法主要是爲符合國內居住期間的相關規範,防止個別人士藉僑民身分規避兵役義務,衍生「假僑民,真逃兵」爭議;該辦法已近23年未曾修正,有必要針對過去不合理的規範重新檢討。

劉世芳表示,此次修正增訂僑民役男自僑居地返國翌日起3個工作日內,須向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自僑居地返回國內的證明文件。主要是在處理過程中,發現部分已免徵兵役的僑民,事實上並沒有住在僑居地。

不過她說,僑委會、內政部皆收到相關人士反映這項修正條文是否太嚴苛,因此,在子法預告期滿後,內政部會邀僑委會、外交部,聽聽大家的意見再修正。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表示,本案外交部尊重役政主管機關內政部的意見;僑委會則說,將統整僑民意見後,一併提供給內政部參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