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韌性預算 無武裝採購 後續艦經費 海測過才動支
國防部長顧立雄3日強調,潛艦後續艦預算,一定會等原型艦海鯤號通過海測之後纔會動支。(姚志平攝)
國防部長顧立雄3日隨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針對「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專案報告,顧立雄表示,強化韌性預算都將用在資通電、國土防衛建設等,並無裝備採購。他也重申,潛艦後續艦預算,一定會等原型艦海鯤號通過海測之後纔會動支。
民衆黨立委林憶君昨在院會質詢中,特別詢問涉及國防部1500億強化韌性預算的用途,是否包含裝備採購?她並要求,國防部應審視全民在防衛韌性演習中的成效,以免演習流於形式。
林憶君表示,現在萬安演習應該提高實戰演練。日本連櫻桃小丸子都有呈現,防災成爲全民DNA?還是防災這筆費用用在哪?她要求國防部,應審視全民在防衛韌性演習中的成效,以免常流於形式,戰時是否真能的發揮效用令人擔憂。
對此,顧立雄強調,國安韌性特別預算規畫用在資通電、國土防衛建設,包括補給、訓場建設等,並無武器裝備採購。
根據日前會議公佈資訊,1500億元的「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部分,約佔總額5500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的27.3%,其中,國土防衛預劃780.2億元,國安資通部分則預劃719.8億元。
另外,由於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來不及在9月完成海測,外界高度關切能否依約於11月交艦,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在接任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召委後,放話要將後續艦預算都砍掉;近期更有華府智庫的大陸學者分析,共軍只要出動5艘潛艦,就可以封鎖臺灣,進一步引發外界關注潛艦國造的後續發展。
顧立雄昨日向媒體迴應強調,有關中國可能的封鎖作爲,國防部都有相對應的準備,也持續進行演練;至於潛艦原型艦海測進度落後,他重申,一定會等到海鯤號通過海上測試之後,纔會動支後續艦建造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