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採購無人發射車 強化火力支援彈性
奧希科什公司的中型戰術輪車系列載具,有望成爲CAML計劃載臺選項。(取自奧希科什公司「X」帳號)
美陸軍提出「通用自主多領域發射車」標案,尋求運用先進自主技術提升作戰效能。圖爲 先前進行測試的自主多領域發射車(AML)。(取自美陸軍網站)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6月27日報導,美國陸軍已擬定「通用自主多領域發射車」(CAML)計劃,用以採購2款新型無人發射車,期望發揚技術優勢,取代部分現有火力投射載臺,提升部隊支援火力能量。
美國陸軍快速能力與重要科技辦公室(RCCTO)6月27日公開招標,計劃採購「中型」與「重型」「通用自主多領域發射車」(CAML-M和CAML-H),併爲其搭配不同類型武裝、支援部隊作戰,透過無人載具作業特性,降低操作人力需求,同時擴大防空、打擊等火力投射載臺選擇,有效支援多領域戰鬥任務需求。
RCCTO規劃,CAML計劃中的2款車輛,需具備自主及載人選擇彈性,且具高機動性與空運能力,用以強化或取代美陸軍現有類似任務載臺。其中CAML-M擬以中型戰術輪車(FMTV)爲平臺,整合多管火箭彈箱裝載能力以發揚打擊火力,或是裝備陸射版AIM-9X空對空飛彈,成爲「間接砲火防護能力」(IFPC)防空系統,並另外配備自主補給載具(ARV),可以極低人力需求,滿足CAML-M彈藥補給作業。
至於CAML-H,則擬透過大型M1075拖板式(PLS)卡車,裝備「戰斧」巡弋飛彈或「愛國者3型分段強化構形」(PAC-3 MSE)飛彈,用於提供遠程打擊戰力,或支援防空及飛彈防禦任務,且CAML-H還將具備自主彈藥補給能力,有效支援戰區作戰任務。
報導說,RCCTO並不限制CAML-M和CAML-H需由同一承包商設計製造,但前者獲選承包商需在18至36個月內,打造多管火箭、IFPC、ARV等載具原型供美陸軍測評;後者則需在18個月與24個月內,分別推出裝備「戰斧」飛彈與PAC-3 MSE的2款發射車原型,以利測評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先前已推出自主型「海馬士」多管火箭發射車車頭,RTX公司也展示「深度打擊」(DeepStrike)自主發射車,因此有望藉此加速推動CAML計劃與量產服役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