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聚焦羣衆“三件事” 扛穩責任保民生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近年來,黔南州聚焦兜住、兜準、兜牢困難羣衆民生底線目標,着力抓出民生服務新成效。

聚焦羣衆“心想之事”,高位推動繪藍圖,全心投入做好事

明確責任“壓擔子”。堅持黨委統領、政府負責、部門主責、社會支持,全力凝聚困難羣衆基本生活保障和救助幫扶工作合力。將困難羣衆救助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和政府工作報告、高質量考覈及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內容,着力壓實責任、強化考評問效,確保工作推進有力、落實到位。健全體系“搭臺子”。深入落實《黔南州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方案》,以18條舉措推進完善“8+1”救助制度,配套制定特殊困難人員集中供養和轉介、成年無業無穩定收入重度殘疾人保障、基層服務能力提升等系列文件,強化政策支撐。部門聯合“出方子”。民政牽頭,統籌發揮督查考評、財政、農業農村、醫保、住建、教育、人社、殘聯等職能部門力量,在政策落實、資金保障、專項救助、督導檢查等方面協作互通,確保數據信息暢通、聯動救助見效。

聚焦羣衆“心繫之事”,精準施策抓落實,全情投入辦實事

健全機制兜底線。先後出臺家庭收入和財產覈算實施細則、近親屬登記備案管理實施細則、成年無業無穩定收入重度殘疾人“單人保”政策、特困供養人員臨牀用血互助等機制文件,不斷優化救助服務,豐富救助內容,拓展救助功能,破解救助難題。全州現有各類民政救助保障對象38萬人,2021年以來累計發放救助資金43.73億元。動態監測強保障。依託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緊盯實時動態監測預警,強化線上線下核處銜接。先後印發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工作方案、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通知,推進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爲兜底保障“核心層”、以低收入和支出型困難羣體爲邊緣救助“中間層”、以急難型困難羣體普惠幫扶爲“拓展層”的“三層五類”社會救助體系,統籌落實基本生活救助、急難救助和專項救助。截至目前,全州共將36.21萬餘名低收入人口納入動態監測範圍,實施基本生活救助20.38萬人,實施專項救助28.04萬人次。持續強化社會救助與防止返貧政策有效銜接,全州84.91萬脫貧人口中有10.39萬人享受民政保障政策。跟蹤督辦促精準。將“綜合督導+專項督查+績效評估”有機結合,統籌州、縣、鄉、村四級力量落實救助常態化排查,每年開展民生保障聯合督查不少於1次。州、縣採取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聚焦問題發現和整改開展社會救助績效評估,着力提升救助精準性、及時性、有效性。

聚焦羣衆“心焦之事”,創新舉措激活力,全員出動解難事

社會參與提質效。2021年來,州、縣投入購買服務資金740餘萬元開展救助政策宣傳、服務能力評估等工作,依託社會力量補齊救助力量薄弱短板。州級安排20萬慈善資金建立黔南州“救急難”基金,設立慈善關愛救助基金、孤棄兒童關愛基金等專項救助基金,統籌公益慈善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在助學、助醫、家庭關愛等方面參與社會救助。2021年來,累計募集慈善款物1490餘萬元、203家社會組織投入幫扶資金4000餘萬元助力救助。宣傳培訓抓規範。堅持對培訓、宣傳工作統籌推進。近年來,州、縣、鄉累計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培訓1577場次5.9萬人次。州級投入30萬餘元拍攝救助政策系列宣教片等開展政策宣傳,以務實管用、羣衆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把政策送到羣衆家門口,着力提升羣衆政策知曉率和認可度。

據悉,黔南州社會救助工作連續5年在全省獲“優秀”等次,2名救助工作業務骨幹分別榮獲“全國社會救助先進個人”“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黔南州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