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輕巡防艦 建造進度均落後

明年度國防預算出爐,海軍的水下與水面作戰艦建造計劃,都出現延宕。圖爲國造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海試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明年度國防預算出爐,各項軍事投資項目引起外界關注。海軍的水下與水面作戰艦建造計劃,都出現延宕:輕型巡防艦原型艦兩艘,原訂明年是計劃最後一年,改爲一一七年度結案。自制防禦潛艦(IDS)原型艦海鯤號明年原預計編列九十一點一三億元,實際只編列十四點五六億元;後續量產預算原預計編列一七○點一億元,實際只編一一九點五億元。二者進度都明顯落後去年預期。

輕型巡防艦原爲海軍自制的「震海」巡防艦計劃,搭載相位陣列雷達,被形容是「小神盾」,計劃時間爲一○八至一一五年度。然而,因爲海軍原規畫的四千五百噸級船身,無法搭載中科院自制的相位陣列雷達,計劃陷於「卡關」。直到一一二年度預算中,將計劃改弦易轍:總預算二四五點五億元不變,結案期程不變,但改爲建造兩艘兩千五百噸級的輕型巡防艦。

海軍表示,輕巡防艦分爲防空與反潛兩種構型,各造一艘原型艦,未來預計量產各五艘。一一二年五月,由中信造船得標。去年十一月四日,舉行安放龍骨典禮,賴清德總統南下高雄參加。軍方在截稿前,均未對於本案延長原因做正式迴應。

官員私下指出,輕巡防艦引進不少新技術或裝備,例如燃氣渦輪與柴電混合推進,中科院「華陽」垂直髮射系統,以及增程版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從得標到結案,總共只有三年半時間,對於首度承造海軍大型主戰艦艇的中信造船來說,是不小的壓力。如今計劃延長兩年完成,就工程角度合理。另外,本艦雖屬二級艦(中校艦長),但因爲要搭載彈體加大的增程版雄三,船體不能太小,滿載排水量將接近三千五百噸,與一級(上校艦長)的拉法葉級巡防艦相去不遠。

另外,從預算書亦可看到,當初因技術問題取消的神盾巡防艦,計劃再度復活,明年度編列一點四億元的合約設計費,預計一年完成。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表示,軍投專案的編列數低於預期,原因不外乎「財力不繼」或「研發進度落後」兩項,如今之計是國安團隊要坦承面對事實,啓動朝野對話與社會溝通。

俞大㵢:臺美談判 包裹處理232條款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

我駐美代表俞大㵢卅日表示,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威克爾(Roger Wicker)選在中國大陸九三閱兵前的關鍵時刻訪問臺灣,也是暌違九年再次有參院軍委會主席訪臺,很實際地展現臺美關係之間緊密友好。

俞大㵢卅日出席美國職棒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於主場國民球場舉辦的「臺灣日」活動。被問到國內近期傳出由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預計接任駐美代表,俞大㵢先重申,臺美工作是連續性的工作,並表示外交部已經做過說明;對於徐斯儉能否延續臺美工作,俞大㵢則稱,這是假設性的問題。

針對臺美貿易談判進度,他說談判還在進行中,希望雙方把關稅談到最低;臺美談判也一起處理二三二條款關稅,兩邊是包裹式談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