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輕型巡防原型艦 延2027交艦
政治熱門
海軍所造「輕型巡防艦」案,包括反潛型、防空型原型艦各1艘,原訂明年10月前交艦;不過,根據下年度國防預算書顯示,這2艘原型艦籌獲的時間在2027年,換言之,交艦期程將順延。另原定於2026年結案的輕型巡防艦原型艦籌建案,亦將延至2028年執行完畢。
輕型巡防艦全案預算爲245億餘元,交艦服役後將汰除艦齡達50年以上的濟陽級巡防艦。根據2023年國防部送到立院報告,2艘原型艦交艦時間是2026年10月。唯明年度公開預算書陳述,輕型巡防艦籌建案結案時間自2026年延後至2028年,且2艘原型艦獲得時間點將落在2027年,全案總預算仍維持245億餘元不變。
「新一代輕型巡防艦」2艘原型艦建案,2023年5月由中信造船以90.5億元得標,依據軍方規畫期程,「防空型」與「反潛型」各造1艘,船廠必須在2026年10月底前完成交艦。
事實上,民衆黨團早於2023年即質疑,造艦期程太短,能否如期交艦是個問題。民衆黨團指出,根據海軍規畫輕型巡防艦的建造期程,2艘原型艦所需建造時間分別爲防空型27至29個月,反潛型26個月。然而專案報告中列出相同噸位等級的各國艦艇,建造期程爲33至40個月,且這幾型艦艇都基於現有的載臺設計和裝備進行小幅更動,縮短建造和整合測試所需時間,例如以色列薩爾6型是基於德國的MEKOA-130,沙烏地阿拉伯的朱拜勒級則是基於西班牙Avante 2200出口型巡邏艦,而海軍的輕型巡防艦卻是新的艦體設計。
民衆黨團當時即指出,相較其他造艦技術成熟的國家,我國規畫以更短時間造出全新設計艦體,是個艱難挑戰,遑論還要整合各種不成熟的偵搜和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