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處長輕生宿舍移轉卡關 外交部苦求遺孀陷兩難

▲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大阪辦事處前處長蘇啓誠過世將近7年,如今因大阪宿舍產權爭議,成了外交部收歸外館「借名登記」的未竟之功。(合成圖/CTWant攝影組)

圖文/CTWANT

臺灣在外交角力上因處於弱勢而經常吃悶虧,「彈性外交」爲臺灣在國際間撐出一片天地。知情人士爆料,我方駐日館處與職務宿舍中,多年來一直以「處長」掛名持有,近年陸續收歸涉外單位名下,如今只剩「大阪辦事處職務宿舍」遲遲沒有討回,此事背後牽扯出前處長蘇啓誠遺孀無聲的血淚抗議。

2018年9月燕子颱風侵襲日本,那時強風豪雨讓關西機場淹水嚴重,填海造陸的結構頓時淪爲海上孤島,當時3,000多名受困旅客中,臺籍與陸籍旅客佔了三分之一,由於對岸駐大阪領事館早先一步派巴士輸送旅客,不少臺灣人也「搭便車」撤離,報導一出讓當時的蔡英文政府「落漆」面子掛不住,接下來便莫名出現有系統性地攻擊,直指我方大阪辦事處辦事不利,驚動時任駐日大使謝長廷點名究責,然而檢討會當天早上大阪辦事處總領事蘇啓誠反常地杳無音訊,官員前往職務宿舍查看,才發現沒日沒夜協調機場疏散的蘇啓誠,敵不過海量輿論,上吊自盡,然這間宿舍角力,竟延續至今。

▲2018年大阪辦事處長蘇啓誠在宿舍上吊自盡震撼各界,不少國民黨籍政治人物帶頭要衝進外交部,痛批執政黨利用網軍輿論「公審」,讓蘇啓誠受不了壓力枉死。(圖/資料照/CTWANT提供)

CTWant調查,我方駐日館舍有六,其中駐日本代表本處、駐福岡辦事處爲我方自有外,另大阪、橫濱、那霸、札幌則爲租賃空間;另以宿舍來講,駐日本代表處、駐大阪辦事處、駐橫濱辦事處及駐福岡辦事處爲自有,另那霸、札幌則爲租賃。過去自有者多以派駐的「處長」自然人名義登記,隨着到職與去職更換持有人,近年外交部則積極整並,絕大多數自有屋舍已改隸外交部轄下「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館產管理委員會」,僅剩大阪辦事處附設職務宿舍仍在「處長」自然人名下。

一名涉日人士爆料,在蘇啓誠案後,儘管輿論風向轉爲網軍栽贓、蘇啓誠冤死,監察院也爲蘇啓誠枉死糾正了外交部,考試院銓敘部更進一步通過因公撫卹案,然而人死不能復生,外交部迄今始終無法有效地與蘇啓誠遺族達成實質和解,大阪辦公室宿舍產權並未迴歸駐外外館,近年外交部力推的外館「法人化」卡在最後一關。爆料者直指蘇啓誠過世後,直言蘇啓誠遺孀仍憤憤不平,拒絕簽署讓渡。

外交學者、中央警察大學助理教授王智盛指出,在外交舉步維艱之下,世界各地的中華民國外館辦事處、宿舍等設施,確實會彈性處理所有權。他舉例,近日在泰國大地震賑災屢躍版面的「駐緬甸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就是由外交部、經濟部聯合派駐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掛名外館所有權,另外像「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香港分處」,早年也是我方以「中華旅行社」名義捐助持有,近期整編轉隸屬香港辦事處,但像日本掛在處長名下的做法「我還第一次聽到」。

▲我方駐美代表處時常在華盛頓雙橡園舉行活動,美國政界及各國駐美官員多會出席相挺,可視爲美方與我方互動的觀察重點。圖爲2023年10月我方駐美代表處舉辦「慶祝中華民國112年國慶」酒會活動。(圖/資料照/CTWANT提供)

王智盛強調,其實掛在社團或自然人名下,不外乎是爲了避免因所在地政府不承認我方主權,隨時「自助餐式」想沒收就沒收我方財產,只好權宜之計借名「保國產」,像1979年臺美斷交之時,當時我方駐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大使宿舍「雙橡園」也緊急協調友臺協會低價購買,才千鈞一髮甩開被美方沒收土地和建築的困境。

地政士蔡嶽臻則指出,若外交部主張「借名登記」要求返還遲遲未有進展,外交部就得在臺提起「回覆登記」的民事訴訟,待冗長司法程序結束後,若外交部獲得勝訴,再憑判決去日本公證要求變更土地所有人登記,然而訴訟過程中外交援助金流都必須揭露,會不會反而讓外交渠道或可能的秘密外交金流曝光,「這是外館需權衡的」他呼籲外交部與遺孀再接洽是比較聰明的。

民衆黨立委劉書彬也呼籲,既然過去外交部以「自然人」持有我方駐外館產這種問題作法已成事實,如今要補救是當務之急,自己完全同理蘇啓誠遺族「爭一口氣」的心情,具體要求外交部必須以「協調」爲第一優先加強溝通,蘇家先扛的遺產稅、地價稅,還有移轉登記可能產生的土地增值稅、贈與稅等,外交部也必須擔下歸墊,除了爲外產「正名」之外,國際間都在看「臺灣如何維繫外交官尊嚴」她疾呼。

延伸閱讀▸ 東瀛六月雪2/躲過蘇啓誠自盡風暴 關鍵人6月回任重要職務▸ 娛樂報報/翊萱朝聖新北面線名店 安成宰吃過大爆紅▸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