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主權AI商機添動能 外資看贊升價鴻海
澳系外資認爲,鴻海與東元換股結盟爲共同開發模組化數據中心,縮短建置營運時程並提升附加價值。而鴻海出售美國俄亥俄州廠,目的爲攜手軟銀切入AI伺服器業務,由於軟銀爲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核心夥伴,鴻海成爲伺服器主要供應商的機率大增。
潛在市場規模(TAM)方面,美國「星際之門」規畫將在4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澳系外資依據輝達(NVIDIA)說法設定的樂觀情境,認爲鴻海身爲伺服器供應商,可望取得7成市佔、約3500億美元,即每年營收貢獻達870億美元。
而澳系外資根據東元說法設定的基準情境,預期鴻海可望取得約4成市佔、東元約3成,據此推估對鴻海的潛在市場規模亦有500億美元。若換算爲輝達GB系列機殼出貨量,在樂觀及基準情境下的每年潛在市場規模爲1.7萬臺及3萬臺。
同時,澳系外資認爲鴻海在雲端網路產品強勁成長、抵銷iPhone下滑影響,8月營收整體表現符合市場預期。由於第三季AI伺服器機殼出貨量預估可望季增達3倍,認爲鴻海9月營收表現將更強勁,並帶動第四季營收持續季增。
澳系外資雖基於伺服器及消費電子產品今年來營收低於預期,將鴻海今年獲利預期調降3%,但看好伺服器業務受惠主權AI模組化數據中心帶動營收與毛利率提升,將明後2年獲利預期分別調升2%、7%,目標價自270元調升至300元,維持「優於大盤」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