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 南投草莓減產5成、枇杷剩3成
南投國姓是國內草莓、枇杷的重要產區,3月正值產期,但今年氣候異常出現產季延遲,縣府統計草莓減5成,枇杷僅剩3成;臺中新社枇杷也減約4成,果農說,爲減損將NG果製成枇杷膏或枇杷蜜餞,頗受歡迎。
南投縣農業處副處長曾銀位說,國姓枇杷減產系是因去年10月開花期氣溫偏高,後續又遭颱風侵擾,不是乾枯消蕾,就是被打落,開花狀況不佳,導致枇杷產量減到只有3成,且枇杷近年因焚風、寒害等連年歉收,枇杷農欲哭無淚。
國姓草莓集中在福龜地區,通常元旦前後盛產,但去年底因颱風接連襲臺,只好延後栽種,不料今年冬天忽冷忽熱又多雨,不僅結果率降低,成熟果實也受災,整體產季延遲,產業更因此減少5成以上,草莓農同樣苦不堪言。
農業處表示,針對國姓鄉枇杷、草莓作物災損,已向農業部提報農業災害申請現金救助,枇杷部分公告災損救濟,受理期已過,若有特殊原因未申報,可儘速找公所協助;草莓待中央同意救助就會公告,盼降低農友損失。
臺中市農業局統計,全市枇杷生產面積約619公頃,佔全國約7成,新社區種植414公頃最大;新社果農吳慶源表示,今年減量4成,品質受影響,中央已公告爲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損害率達20%以上者,每公頃救助10萬元。
果農陳榮雄說,今年枇杷產量少,價格比去年高一些,產地價格每臺斤約250元;農友爲減少損失,將果皮外觀較不佳的NG果,製成枇杷膏或枇杷蜜餞,也受消費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