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是否排富? 行政院:審慎評估整體考量
賴政府是否普發現金一萬引發關注。聯合報記者杜建重/攝影
普發現金與否引發關注,民進黨立委今天促行政部門若要普發現金,應提出符合憲法的修正方式。政院人士晚間表示,對於各界討論韌性特別條例的憲法爭議、是否需設發放標準,以及發放程序如何進行等,還有民進黨立委等意見,政院會審慎評估做整體考量。
各界關注行政院是否依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編列普發現金新臺幣1萬元預算,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天指出,除韌性特別條例中的產業支持方案會有所調整,其餘部分將依據三讀的條文編列預算。不過,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表示,多數民進黨立委認爲普發現金滿足人民期待,可以正向進行,但行政部門要提出符合憲法的修正方式。
政院人士指出,政院4月24日提出原版本韌性特別條例時,並沒有普發現金的相關規劃,而各界關切韌性特別條例第3條所列的普發現金議題,自立法院7月22日將三讀條文諮請總統公佈迄今歷經17天,包括特別條例的憲法爭議、是否需設定發放標準、是否針對弱勢或特定族羣加碼發放,以及發放程序如何進行等,各界都有討論。
政院人士表示,民進黨今天立院黨團大會也有提出許多相關意見,行政院會審慎評估,並做整體考量。
韌性特別條例日前三讀,共匡列5450億元,其中2350億元將用以普發現金、1500億元用於國土安全韌性、930億元爲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政的經濟支持方案、670億元作爲社會支持,原先政院規劃撥補臺電1000億元則被刪除。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