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別放車內! 高溫讓塑膠微粒「大量釋出」恐致癌、不孕

瓶裝水留在車內曝曬容易變質。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習慣將寶特瓶水長時間放在車內,但醫學研究警告,這個習慣可能悄悄危害健康。最新調查指出,市售高達八成瓶裝水檢測出含有塑膠微粒,與癌症、不孕、兒童發育遲緩及糖尿病等疾病相關;而在高溫環境下,塑膠瓶釋放毒素的速度更會加快,風險不容小覷。

據「每日郵報」報導,南京大學研究發現,將PET材質的塑膠瓶暴露在攝氏70度環境下4周後,水中檢出有毒重金屬「銻」及雙酚A(BPA)。銻可能引起頭痛、噁心與腹痛,長期暴露甚至導致肺部發炎與胃潰瘍;BPA則被認爲與癌症、不孕、自閉症等疾病有關。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在攝氏26.7度氣溫下,車內溫度20分鐘即可飆升至43度,1小時後更可能達50度。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研究也指出,僅攝氏37度就足以讓塑膠材質釋放出微米與奈米級塑膠微粒,而冷藏環境(約4度)幾乎不會釋放。

哥倫比亞大學針對美國市售三款知名瓶裝水檢測發現,每公升平均含有24萬顆塑膠微粒,遠高於自來水的每公升約5.5顆。這些體積極小的奈米塑膠容易滲入細胞甚至腦部,潛藏毒性風險。

這些微塑膠往往含有塑化劑,會干擾人體荷爾蒙,可能導致發育、生殖、免疫及腦部問題。美國研究估計,每年約有10萬人因塑化劑暴露而早逝。伊朗學者也在大腸直腸癌組織樣本中發現普遍存在微塑膠,且含量顯著高於正常組織。

倫敦 Deep Science Ventures 研究人員更警告,塑膠毒素已廣泛入侵環境與人體,若不果斷行動,將對健康與地球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特別是對生育力的衝擊,應引起決策者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