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捧出的中國女首富,又敲鐘了
文丨泰羅
7月9日,藍思科技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
藍思科技老闆周羣飛稱到港上市是“全球化戰略”重要里程碑,公司將以香港爲支點融合國際資本與自身優勢。
從30多年前的湖南打工妹,到逆襲締造手機玻璃王國,真正讓周羣飛走上巔峰的,是蘋果。
2007年的舊金山,當喬布斯帶着世界第一款全面屏手機轟動全球,周羣飛的命運也就此改變。這塊玻璃面板,是他們花了幾個月才攻破的技術難題,除了他們,世界上沒有人能做。藍思的營收開始暴漲,從不到10億到2015年的超170億。
也就在2015年,藍思在深交所上市,周羣飛搖身變成了身價500億的中國女首富。但在這背後,周羣飛也意識到,藍思有嚴重的蘋果依賴症。就如同蘋果的一面鏡子,蘋果賣的不好,藍思的營收和股價就瞬間暴跌。
更難受的是,蘋果話語權越來越強硬,藍思還必須承受高昂的資本開支和越來越低的利潤空間,毛利率已經從25%跌到15%。再看着果鏈上的企業一個個被踢出局,她下決心治病,要自己掌控命運。
最佳的突破點就是最擅長的手機屏幕,她接連拿下華爲、小米等公司的訂單。臺上的華爲與蘋果隔空對決,臺下的供應商卻都是藍思。效果也很明顯,雖然藍思對蘋果的銷售額再提高,但佔比卻在持續下降,2024年已經降到了一半以下。
但這還不夠。
從業務組成看,藍思手機相關業務佔比超80%,前兩大客戶佔比超過70%。而全球智能手機產業增長已經開始放緩,未來增長率只有1%左右。
周羣飛還要找到新的方向。其實在2015年,她就意識到汽車智能化的趨勢,中控屏這些配件會帶來新的機會。有機構測算,中國車載屏顯市場年複合增速能到20%。
周羣飛在成功拿下特斯拉、小米、比亞迪等企業訂單後,2024年相關業務營收來到近60億,增速接近20%。浦銀國際還做了預測,藍思今年汽車電子的營收很可能會超過100億,那增速就會達到驚人的70%。
而且不光是汽車,這兩年藍思科技沒有閒着。靠演講提詞功能出圈的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供應商是他們。智元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供應商是他們。甚至就連支付寶的碰一下支付,供應商同樣還是他們。這些合作,個個都是未來。
比如被稱作下一代智能交互入口的智能眼鏡。別看這個行業纔剛剛起步,相關業務也只佔藍思總營收的5%。但據IDC預測,5年後,全球AI眼鏡市場規模就能達到5340億,年複合增長率超45%。很有可能就會像曾經押寶蘋果一樣,在未來再造一個藍思。
很明顯,在藍思登陸港交所推進“全球化戰略”的背後,周羣飛也想證明,藍思科技會做的不只是手機玻璃,而是能靠自己穿越產業週期。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爲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