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爲筆 繪就淄博城市建設新畫卷
一份沉甸甸的通報,爲城市發展寫下注腳。7月11日,5個區縣、72家企業因推動房地產與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成績顯著,獲市政府表揚。記者採訪部分被表揚的標杆企業後發現,從架橋修路的基建王牌到治水興邦的水利鐵軍,從精雕細琢的地產開發商到擘畫藍圖的規劃設計者,淄博地產開發與建築業正以多元實踐詮釋着高質量發展的深層內涵。這場由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的產業升級浪潮,既紮根於工程質量的硬核底色,又綻放於人文關懷的柔性表達,更延伸至城市共生的長遠視野,勾勒出傳統產業向新而行的清晰軌跡。
質量築基:從工程標杆到行業標準
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始終錨定在“百年工程”的匠心堅守中。泰和城建將質量標準刻入企業DNA,建立“全員擔責”的管控體系,其承建的原山大道互通立交橋摘得與魯班獎同級的行業殊榮,印證了“質量是生命線”的發展哲學。這種堅守並非個例:黃河建工以水利工程爲基,創下480餘項優質工程紀錄;金鼎智達在盛湖壹號項目中採用中材管業等一線品牌,用高於行業標準的建材選擇築牢品質防線……
企業對質量的追求,更推動着行業標準的迭代升級。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31項省級優秀勘察設計獎的成果,將“人民城市”理念轉化爲可落地的技術規範;泰和城建通過產學研合作,將10餘項年度研發成果轉化爲工法專利;黃河建工參與制定的水利施工標準,讓“魯水杯”品質成爲行業基準。這種從個體實踐到羣體規範的躍升,構築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
創新突圍:傳統產業的破局之道
面對城鎮化轉型與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企業以創新爲鑰打開發展新局。淄建集團的轉型堪稱典範,這家擁有76年曆史的老牌企業從“建築老兵”蛻變爲“環保先鋒”,承建全國三分之一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其西藏拉薩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更是創下全球海拔最高紀錄。
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雙輪驅動,成爲企業穿越週期的密碼。泰和城建每年投入千萬元研發資金,聚焦智能建造與綠色材料;兔巴哥置業在朗悅府項目中採用四面全鋁板外立面和四玻三腔窗體,以材料革新定義高端住宅標準;鑫馬地產與華爲合作打造智慧社區,創新二維碼交付、零冷水系統等細節,將其轉化爲“買得起住得好”的市場競爭力。這些探索證明,傳統行業的創新不僅需要技術突破,更需對用戶需求精準洞察。
多元協同:構建城市發展生態共同體
高質量發展的深層邏輯,在於企業與城市的共生共榮。淄博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城市更新規劃,讓火車站南廣場從城鄉接合部蛻變爲城市門戶;金鼎智達32年開發500萬平方米項目,將齊盛湖公園資源融入社區規劃,實現“推窗見景”的人居理想;黃河建工在孝婦河治理中,既完成水利工程建設,更修復了城市生態肌理。
高質量發展的終極指向,始終是人們的美好生活。鑫馬地產以“130平戶型享140平體驗”的空間設計,讓小戶型承載大家庭的共享需求;中海觀園在109平方米三房戶型中預留彈性空間,適配從二人世界到三代同堂的全週期需求;金鼎智達的24小時管家服務與“30分鐘響應”機制,將物業服務從基礎保障升級爲生活溫度的傳遞者。
這種協同性更體現在產業生態的構建上。鑫馬地產從單一開發升級爲“地產+物業+商業”的集團化運營;淄建集團跨界醫養健康領域,其三級專科醫院與養護中心構建起“建築+民生”的新增長點;兔巴哥置業將魚鹽裡商業街區打造成省級旅遊休閒街區,實現住宅開發與文化傳承的有機融合。企業不再是孤立的建設者,而是城市功能的運營商與生態的塑造者。
從鋼筋水泥的工程建設,到溫度與智慧並存的城市運營,淄博地產與建築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既是企業個體突破的縮影,更是產業轉型的羣像。在這條路上,政府的引導與企業的堅守形成合力。正如這些被表揚的標杆企業所踐行的,高質量發展從來不是靜態的榮譽,而是動態的追求——它藏在每一處工程細節裡,寫在每一份用戶的笑容中,更刻在與城市共成長的承諾里。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