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遠國中小教師無合格教師證比例偏高 資源匱乏也出現在教師身上

桃山國小是竹縣五峰鄉最偏遠的小學,距離一旁較熱鬧的竹東鎮有近40公里的距離。記者吳傑沐/攝影

新竹縣近三學年度偏遠地區國中小代理教師擔任導師比率,仍高於非偏遠地區,且無合格教師證比例偏高,國中達一成三、國小超過二成。新竹縣五峰鄉桃山國小校長蘇美娟指出,即使缺乏合格教師證,學校的代課教師們依然願意留在偏遠學校,除努力進修小學教育學程,還得面對交通與生活不便等難題,靠的就是對教學的熱情,盡力維護偏遠地區孩童的受教權。

桃山國小是竹縣五峰鄉最偏遠的小學,距離一旁較熱鬧的竹東鎮有近40公里的距離,蘇美娟說,代理教師無合格教師證,主要原因是學校在招募合格教師困難,例如校地偏遠,交通不便、生活機能較差,合格教師通常傾向選擇市區或交通方便的學校,目的是兼顧家庭與工作,而合格教師多半會繼續準備正式教職,長期留任偏遠地區的意願不高,更何況是位於山上的學校。

蘇美娟說,「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允許在招不到合格教師時聘用無證者,降低甄選門檻,也是偏遠地區學校代理教師擔任導師與無合格教師證比例偏高的原因之一。無教師證的教師會有缺乏專業訓練,導致教學成效、班級經營、親師溝通專業度不足等疑慮。

蘇美娟指出,學校招考代課教師的「第一招」是具備教師證者,「第二招」開放給修過國小教育學程者,「第三招」開放給大學以上學歷者。目前學校的代課教師都沒有教師證,不過,這些教師都在修習國小教程或攻讀研究所,老師們希望透過資深努力,成爲部落學校穩定的教學力量。

蘇美娟說,爲提升偏鄉地區學習資源與環境,學校透過「五峰區協作學力提升計劃」規定各校代課教師需共讀關於班級經營、專科領域教學等書籍,且須參加內容發表,此外,該計劃也會聚集所有教師一起討論學生的評量考卷,藉此減輕出題壓力,並將考題與國教署輔導員討論,希望考題能囊跨孩子的學習需求。

蘇美娟表示,通常學校的正式教師每三至四年就會轉至山下的學校,此外,偏遠地區小學校的行政業務與大學校相同,但小學校卻因爲人少,導致每人負擔的業務量大。學校幾乎每年都在招考代課教師,也十分努力希望留住穩定的代課教師,不能讓流動率太高,偏遠學校的教師非常辛苦與認真,「外界常注意到偏遠地區學校孩子資源匱乏,事實上,同樣狀況也出現在教師身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