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氣弱白髮多,養好脾胃,白髮消失,頭髮越來越黑亮
門診裡常遇到這樣的患者:年紀尚輕卻兩鬢斑白,髮質乾枯易斷,晨起梳頭時落髮紛紛。他們大多面色萎黃,稍一活動便氣短乏力,飯後腹脹如鼓,口中黏膩,大便不成形。
這類患者常困惑地問:"我早睡早起,何來這許多白髮?"殊不知,問題的根源往往藏在脾胃之中。
中醫理論中,脾爲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爲氣血生化之源。《黃帝內經》明示:"發爲血之餘",頭髮的潤澤有賴於充足的氣血濡養。
當脾胃虛弱時,水谷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不足,不僅會出現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更會因"血不榮發"導致毛髮失養。猶如貧瘠土地難生繁花,虛弱的脾胃亦難滋養出烏黑亮澤的秀髮。
曾接診一位32歲女性,主訴半年內白髮驟增。觀其舌淡胖有齒痕,脈象細弱,伴有食慾不振、晨起口苦、月經量少色淡等症。
辨證屬脾虛氣弱兼溼濁內蘊,治以健脾益氣、化溼和中之法。方用四君子湯加減:黨蔘、白朮、茯苓配伍健脾益氣,佐以陳皮理氣化溼,加黑芝麻、制首烏補益精血。
患者服藥兩週後食慾漸開,腹脹減輕,三月後複診時新生白髮顯著減少,髮質恢復光澤。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文中未標註具體克數,皆因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就像同一款衣裝難合衆人身形,中藥劑量亦需根據體質差異、病程長短、季節變化等因素調整。
曾有患者自行套用網絡藥方,將健脾藥過量服用反致腹脹加劇。須知中藥如兵,遣方用藥講究君臣佐使的配伍之道,絕非簡單堆砌。
養護脾胃非朝夕之功,日常可揉按足三裡、中脘等穴位,飲食宜多食山藥、小米等黃色食物。
當脾胃健運如春土,氣血充盈似溪流,何愁白髮不轉烏,青絲不垂順?
但若白髮異常增多,建議及時就診,莫讓"三千煩惱絲"成爲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白髮##白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