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越洗越細、白髮突然變多!40歲後頭發崩壞的真相不是年紀
▲早上照鏡子時又看到多了幾根白髮。(圖/取自photoAC,下同)
記者楊智雯/綜合報導
早上照鏡子時又看到多了幾根白髮,吹頭髮的時候發現分線好像又變寬了,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年紀到了!根據《SELF》報導,頭髮變白、變稀疏多半是賀爾蒙變化有關,並非單純老化所致,婦產科醫師、遠距醫療平臺Hers首席醫療官Jessica Shepherd表示,40歲前後許多女性進入更年期前的過渡期,荷爾蒙波動劇烈,除了常見的情緒不穩、熱潮紅、腸胃變化等症狀,還有頭髮變化,「雖然真正的更年期平均出現在45至55歲之間,但可能早在40歲就開始出現更年期過渡期症狀,甚至持續10年以上。」這段期間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不穩定,會影響身體多個系統,也可能讓原本健康的頭髮逐漸變薄、變幹,甚至大量脫落。
1.荷爾蒙波動,特別是在頭頂中間區域頭髮變稀疏
進入40歲後,許多女性開始發現頭髮不像以往那樣濃密,特別是在頭頂或中分線位置,越來越容易看見頭皮。其實這也是最常見的生理變化,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健康中心皮膚科醫師Carolyn Goh指出,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時,會讓原本維持穩定的荷爾蒙平衡的睾固酮失衡,使毛囊的生長期縮短,進而加速頭髮進入休止與脫落階段。這種情況也與遺傳體質有關,有些人天生對睾固酮較爲敏感,當荷爾蒙失衡時,就更容易出現「女性型雄性禿」的狀況,也就是俗稱的女性型落髮,特徵爲中分線變寬、整體髮量變稀,特別是原本髮絲就細軟的人,落差感更明顯。
2. 頭髮明顯變細
隨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到40歲左右也會出現頭髮稀疏的情況,Carolyn Goh醫師說,體內睾固酮水平相對較高會導致毛囊逐漸萎縮,而較小的毛囊則會長出較細的毛髮,但皮膚科醫師Dendy Engelman表示,遺傳傾向纔是真正決定頭髮稀疏程度和速度的因素,因此,如果你遺傳了雄性激素敏感型毛囊,那麼過了40歲,你更有可能出現女性型脫髮,而且頭髮整體上也會變得更細。
3. 髮質變幹、變易斷
到了40歲以後,隨着雌激素逐漸下降,頭皮的油脂分泌也會減少,導致原本能保護頭皮與髮絲的天然油脂變少,不僅頭皮變得乾燥緊繃,頭髮也跟着失去光澤與彈性,這就是爲什麼許多女性發現,過了40歲後需要使用更滋潤的保溼產品,特別是捲髮族羣,由於髮質原本就偏幹、脆弱,更容易在這階段受到風吹、日曬、甚至平常梳頭就會造成斷裂與脫落,即使沒有染燙等化學處理,髮絲也可能因年齡與荷爾蒙變化而出現明顯脆弱感。
4. 壓力讓頭髮更容易變白
年過40後,許多人開始明顯感受到白髮變多,年齡增長,毛囊中負責製造色素的黑色素細胞數量會逐漸減少,甚至停止產生足夠的黑色素,使得頭髮失去原有色澤、轉爲灰白。醫師指出這與遺傳有很大關係,你可能會在與父母相似的年紀開始長出白髮,研究也發現,白人通常在30多歲時出現白髮,亞洲人約在30多歲後期出現白髮,黑人則常在40歲後纔開始出現白髮,除了遺傳,也有研究發現壓力也是影響頭髮變白的原因,比如說,如果給老鼠施加壓力,它們就會變白得更快,研究人員懷疑,持續的壓力激活神經系統可能會破壞產生黑色素細胞的細胞,這也是40多歲的人白髮變多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