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蛇非年長者專利 醫曝3高風險因子 熬夜也中鏢

皮蛇非年長者專利!醫師曝3高風險因子,熬夜也中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中市1名男子側腹反覆疼痛掛號泌尿科,檢查卻顯示一切正常,未料3天后,側腹皮膚陸續冒出紅疹與水泡,痛到難以入眠,原來爲「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再作怪。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何英右說,帶狀皰疹初期往往只有疼痛或灼熱感,數日後纔會長出紅疹與水泡,另也提醒皮蛇非年長族羣專利,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都是引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高風險因子。

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何英右提醒,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都是引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高風險因子。(溫予菱攝)

何英右說明,帶狀皰疹是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發,大多患者小時候曾得過水痘,病毒潛藏在神經節內,當免疫力下降時再次復發,通常沿着神經分佈成帶狀,產生疼痛、水泡狀的病竈,像是軀幹病竈多會沿着脊椎神經節呈半圈排列,不過民衆即使沒有得過水痘者,也可能因免疫力低下而被病毒攻擊。

何英右表示,目前仍有不少民衆認爲帶狀皰疹是老年人的專利,但臨牀上的年輕患者不勝少數,自己門診中,甚至有僅20多歲的患者,一開始只是皮膚出現紅疹,隨後起水泡,才確診爲皮蛇,雖然年輕人免疫力通常較佳,但若長期熬夜、壓力過大、作息不規律,都是引發帶狀皰疹病毒的高風險因子。

何英右建議,從未感染過、但爲50歲以上成人、免疫力低下族羣、長期睡眠不足或長期承受高壓等高風險對象,主動接種帶狀皰疹疫苗,以提前建立免疫防護,避免初次感染就陷入長時間的疼痛與併發症,若曾經感染過,雖然短期內因已有抗體,復發機率不高,但若日後再次發作,可能代表免疫功能不穩定,更應儘早接種,以降低再度發作及減輕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嚴重度。

針對網傳飲食禁忌,何英右澄清,帶狀皰疹與飲食並無直接關聯,門診中時常有「長皮蛇不能吃雞蛋」的民間迷思,但平時注重均衡飲食與充分休息,以促進免疫系統修復纔是關鍵。

何英右強調,「帶狀皰疹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一場免疫與神經的硬仗。」若感染位置在臉部,可能侵犯眼睛造成角膜炎、視力受損甚至失明,或引起顏面神經麻痹;若病毒侵犯頭部,病毒還可能影響腦膜,引發腦膜炎、腦炎、中風等併發症,因此若出現不明原因的單側劇痛、灼熱感或紅疹,應儘快就醫,否則後遺症可能會纏身數月甚至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