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5大傳染病傷心腦血管 研究曝皮蛇上身「中風風險高31%」
▲「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發佈記者會, 賈靜雯以衛教大使身份出席。(圖/記者徐文彬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根據112年健保統計資料,國人每4人約有1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人數高達552萬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聯合臺灣感染症醫學會今(21)日發表《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建議患者要慎防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帶狀皰疹等5大疾病,接種疫苗,避免染病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表示,國人十大死因當中,除了直接的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在內,人數已遠超過癌症,目前政府推動的重要健康政策,除了癌症防治,也要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及惡化。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壁本就相對常人脆弱,若血管再次受到損傷,將提升心衰竭、中風、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李貽恆說明,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臺灣感染症醫學會兩學會籌組專案小組,彙集16位跨科別醫師的專業,統整近百個國內外資料,於2025年正式發佈《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 ,建議預防的5大疾病包含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肺炎、呼吸道融合病毒、帶狀皰疹 。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李貽恆 。(圖/記者徐文彬攝)
李貽恆舉例,心血管病患若得到帶狀皰疹,不只容易導致患者病程惡化,兩者更具有雙向關聯性。根據本土研究,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發生中風的風險比沒有得過帶狀皰疹者高出31%。相反來說,另一篇臺灣研究顯示,民衆如中風,一年內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更是未罹患中風者的25倍 。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醫師黃景泰說明,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初次感染時症狀爲水痘,即使康復也可能不會消失,反而終其一生都潛藏在神經節中伺機而動 ,在免疫力低下時發作成帶狀皰疹,且急性期的疼痛可能只是個開端,令人擔憂的是還可能產生嚴重且長期的併發症,如可能長達數月至數年的疹後神經痛。
▲「心血管病患疫苗接種指引」發佈記者會 。(圖/記者徐文彬攝)
年度帶狀皰疹衛教大使、藝人賈靜雯分享,自己母親曾經罹患皮蛇,生活因此全被打亂,除了比分娩還劇烈的疼痛和留下無法抹去的疤痕,讓她也更加註意家人們的身體健康。
黃景泰指出,年長者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帶狀皰疹的高風險族羣,而心血管病患超過8成都屬50歲以上,這表示心血管病患已有兩項以上的風險因子,故更須小心帶狀皰疹會引發的併發症。
黃景泰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與主治醫師討論帶狀皰疹的預防方式,維持良好睡眠、攝取均衡營養、瞭解疫苗接種資訊等,建立完善的帶狀皰疹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