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鬆口 敵意併購可望微放寬
針對立委關心敵意併購修法公聽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7月31日在立法院表示,此次修法並無取消敵意併購,只是迴歸到《金控法》精神。(姚志平攝)
金管會日前預告《金控轉投資管理辦法》將在9月1日期滿,7月31日邀集各金控總經理、專家學者聽取意見,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定調,金融整並不是「爲大而大」,要產生綜效與經濟效益;他指出,原本公開收購須取得被併購方董事會不反對、可完成過半股權或合理說明,但實務操作上有困難,聽取外界意見後,希望在穩定市場與制度彈性間取得平衡。
立委李彥秀關心,公開收購的門檻從10%到25%,且25%必須要求全現金,還得取得被併購方不反對,被外界視爲金管會不支持「敵意併購」。
彭金隆表示,金控不能做財務性投資,金控若要投資,一定要到25%,這是明定在《金控法》內;其次,全現金的部分,金管會希望《金控法》第26條爲換股投資與第36條在公開收購有明顯的區隔,因爲這兩種方式公司治理的程序完全不相同,當時訂立辦法本意是希望公開收購方要一次購足,意即就是用全現金。
不過,公開收購方要取得對方董事會不反對,或過半持股、合理說明部分,經金管會了解後,發現有實務上的執行困難,因此,金管會聽取各方意見後,再參考如何調整。
從歷史經驗來看,臺灣過去20多年已有逾60件金控整並與銀行整併案,真正透過敵意收購完成的案例很少,金管會希望金融整並要更有秩序、產生綜效和經濟效益,不是「爲大而大」,假設收購方沒有足夠把握與說明,就會造成市場很大紛擾。
三商美邦人壽去年底資本適足率136.3%,資本適足率屬於在50到150%情形,列爲「資本顯著不足」等級;金管會指出,三商美邦人壽去年8月提報資本強化計劃,2次現金增資共計6億股、私募負債型特別股50億元以及次順位公司債150億元,不過至去年底爲止,順利完成次順位債25億元及現金增資6億股。
金管會對三商美邦人壽祭出兩項處分,其一是三商美邦人壽不能增加不動產投資,且調降董事長翁肇喜的薪酬至70%,等於減薪3成,並且1個月內要提出財務改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