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整並「敵意併購」要翻案? 金管會彭金隆這樣說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圖/姚志平攝)
金管會預告調整金融整並規範,預告期滿,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下午會邀集14家金控總經理、專家學者召開會議,彭金隆表示,預告時規定併購金控要取得過半董事、或控制性持股能力與對方不反對的決議,條件可能要調整。
金管會預告的金融整並公開收購的部分,有兩大重點,包含首次併購就從10%提高到25%;此外要全現金併購,被外界解讀,金管會不支持敵意併購。
立委李彥秀問及相關問題,下午召開會議金管會主委是否親自主持?彭金隆表示,會親自主持,很多公聽會能親自主持就會親自主持。
彭金隆表示,過去諮詢專家學者,要回歸金控法的規定。此外金控公司不可以財務公司,要有控制性持股,就是25%;至於全現金的規定,是金控法26條與36條不同,必須做出區隔,當時訂這辦法條文就是明訂應採公開收購一次購足,就是採全現金的意思。
此外舊的規定,董事會要不反對的決議,大家認爲這在實務上執行比較困難,因此金管會考慮要怎麼修正。
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成立後有60個整併案,2018年通過後沒有一家是透過公開收購完成整並,沒有成功案例,大部分都是金控法第26條換股整並;金控法第18條併購。
李彥秀表示,如果金管會關掉敵意併購的大門,經營不善或低持股大股東的金融機構就高枕無憂,不用擔心被市場狙擊,這也是金融圈所擔心。
彭金隆回應,公開收購的好處是禿鷹、那是沒有高度監理的行業,如果真的經營不善,金管會有一套金融監理的處理,參考支持方所舉的例子,都不是金融機構的例子,但是金融監理上各國都不會同意,放任不經金融機構監理機關同意,就直接在市場上買股份。
金融整並藍圖,彭金隆的看法,金融市場要更有秩序,要產生綜效、經濟效益,不是要「爲大而大」,假設收購方沒有肯定把握與說明,就會造成市場上很大的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