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美國對等關稅對歐、日股市打擊最大 臺韓及東南亞風險也高

彭博資訊分析師指出,由於美國本週料將公佈的對等關稅,將聚焦於對美貿易持續擁有順差的國家,即所謂「骯髒15國」,已使依賴美國營收的國際股市,遭到比2018年貿易戰的更嚴重打擊。不計英國的歐洲股市可能風險最高,日本亦然,南韓、臺灣及東南亞股市風險亦高,中國大陸及拉美股市則有望大致躲過美國關稅衝擊。

彭博分析師認爲,歐洲醫療、非消費必需品與工業類股的風險最高,中國大陸已經將出口轉移到其他新興市場,且陸股「科技八強」幾乎不依賴美國,拉美股市則因爲出口依賴中國大陸市場,而使風險下降。

日本科技、醫療、原料、工業及非必需品類股高度依賴出口,因此今年來這些類股的表現墊底。日本科技股中,內需爲主的軟體及資訊科技服務類今年來上漲8%,但依賴美國及中國市場的半導體及硬體設備股則分別下跌10%及6%;另外投資人擔心人工智慧(AI)應用的前景以及資料中心可能供給過剩,也拖累科技股下跌。

中國大陸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雖大,但與東亞其他經濟體相比,這次受美國關稅的衝擊相對較小,更可望因TikTok交易,而遭受較輕的關稅衝擊。中國大陸出口佔經濟比重已降到23%以下,低於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也使中國大陸所受關稅衝擊較小。不過,由於墨西哥及東協等諸多中國出口市場將承受美國關稅打擊,中國大陸出口仍可能遭到連鎖衝擊。

反觀南韓、臺灣及東南亞地區,可能因爲半導體、汽車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對美出口龐大,而使風險升高,尤其是越南。

由於企業將承擔美國實施關稅的成本,將使全球企業的營業利益率將下降,並壓抑各國股市。預料這一次關稅對國際企業利益率的打擊,將比美國企業所受的傷害更大。

這次關稅對於依賴美國市場的國際股市將造成更大打擊。今年第1季最不依賴美國市場的國際股市,是2020年第1季以來最強,因投資人擔憂美國經濟衰退,加上關稅的高度不確定性。同期除了東南亞股市,美股是全球最大輸家。

彭博資訊分析師指出,美國本週料將公佈對等關稅,不計英國的歐洲股市可能風險最高。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