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上路 臺多日韓5%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對等關稅今日正式上路,空運市場涌現「壓線」出貨潮,很多廠商都在最後一天把貨趕出去。圖爲貨機裝卸貨物。(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等關稅稅率分佈

美國7日中午12時起,對臺灣課徵20%的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昨日強調,今天並非臺美談判截止日,仍將持續與美國協商,臺美談判勢必涉及投資議題,政府是順應企業對美投資趨勢,與臺美供應鏈合作及232調查等議題,一併與美國商討。賴清德總統昨日表示,談判團隊會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川普宣佈 印度稅率增至50%

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則表示,對等關稅稅率由32%降到20%,衝擊程度已經減少一半以上,關稅衝擊因產業有別,以工具機、塑膠產業及蝴蝶蘭等影響較大,政府會加強協助,而美國是很好的投資方向,樂見半導體產業赴美投資。

由於印度不甩美國警告,持續購買俄羅斯原油,美國總統川普昨日宣佈,對印度對等關稅從25%增至50%,在21天后生效。

4月初,川普宣佈臺灣對等關稅爲32%後,臺美已進行4輪談判、3次實體諮商。副閣揆鄭麗君率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等人在5月、6月、7月赴華府磋商,一行人於8月3日才返國。

川普政府上週宣佈對臺課徵20%關稅,政府解釋此爲暫時稅率,且因簽有保密協議不得於此時公佈談判細節,遭在野黨、工商企業、消基會等質疑爲黑箱作業,尤其新稅率20%今起上路,大家都不知道政府答應了什麼,今天以後要如何做美國生意。

藍委炮轟 把國民黨拉入黑箱

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藍委黃仁原排定14日邀請外交部、經濟部就「因應臺美關稅」提出報告,民進黨籍召委沈伯洋昨日突然變更議程,7日就邀請外交部、經貿辦等單位至立院報告,但全程列爲機密會議。藍委賴士葆批評,這是把國民黨一起拉入黑箱。

行政院昨午突安排龔明鑫、顏慧欣對記者說明,顏慧欣強調,經過努力,臺灣關稅從32%降至20%,在美國的貿易逆差國中,只有歐盟取得稅率15%優於臺灣,日韓雖也取得15%稅率,但日、韓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都小於臺灣。

龔明鑫以中經院、臺經院推估表示,不計232條款項目與「Annex II」關稅豁免清單,臺灣關稅降至20%後,對美出口的衝擊,由減少5.78%至7.5%,縮減至2.68%至3.8%,對GDP的影響縮減爲下降0.1%至0.36%,受衝擊的工業就業人口減少一半,約1.3萬至1.8萬人。

至於川普不斷談到臺積電將擴大對美投資,前天並說出3000億美元金額,對此,顏慧欣表示,美國期盼各國增加對美投資,而我方是順應臺灣企業擴大對美投資趨勢下,與美方討論供應鏈合作、232調查過程當中,一併與美國商討如何處理投資相關議題。

龔明鑫直言,雖然232關稅、對等關稅是2個分開議題,但我方會試着將兩者放在一起討論,儘可能爭取對臺灣最合理、有競爭力的稅率。

學者示警 我仍處不確定狀態

但是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爲,美國對等關稅今日已上路,臺灣仍停留在「暫時性」關稅20%,比日韓多了5個百分點,臺灣仍處於不確定狀態,傳統產業的訂單恐怕受到衝擊,尤其出口導向產業如工具機、汽車零組件等。

川普預定在臺灣時間8月7日清晨4時30分,公佈最新消息,是否與關稅、臺灣有關呢?白宮行程表僅稱「總統將發表聲明」,未說明具體內容。臺灣產業界傳言,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華府,臺積電動向,引發關注。但據臺積電供應商側面表示,魏哲家6日還在公司內,應不可能7日清晨出現在華府。

對於川普盼臺灣擴大投資,殷乃平認爲,政府沒有太多籌碼可談判,臺積電的投資非由政府決定,而由臺積電股東決定,籌碼實際不在政府手上。但他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與關稅談判確可能將臺灣「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