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嚏連連苦不堪言?“鼻炎針”VS“三伏貼”,到底如何選?
隨着三伏天的臨近,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而言,難受的不只高溫酷暑,還有苦不堪言的噴嚏連連。近期,不少過敏性鼻炎患者被兩種療法刷屏:一種是西醫的“鼻炎針”,一種是老祖宗留下的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究竟哪個纔是“優選”?
“鼻炎針”:專家共識未達“推薦使用”級別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中醫師劉玉介紹,這款刷爆朋友圈的所謂“鼻炎針”,醫學上的規範名稱叫“星狀神經節阻滯療法”,醫院耳鼻喉科治療過敏性鼻炎一般不用這種療法。因爲,《星狀神經節阻滯療法中國專家共識(2022版)》裡雖然把過敏性鼻炎列爲這種療法的適應證之一,但證據等級僅爲C級,沒有達到證據等級爲A級的“推薦使用”的級別。另外,這種療法有嚴格的禁忌證,比如凝血功能障礙、局部皮膚感染、近期心肌梗死病史、青光眼、甲狀腺腫大、心臟興奮傳導異常,以及患者精神障礙不配合等都不適合。
三伏貼:很“陽氣”的“夏季養生SPA”
劉玉介紹,中醫冬病夏治“三伏貼”選在全年最熱的三伏天進行,體現了中醫“天人相應”與“治未病”的理念,這個時候藥物更容易透過皮膚吸收。中醫認爲過敏性鼻炎多是“寒病”,所以很多過敏性鼻炎患者在冬季和夏季進出空調間時容易發病。夏天特別是三伏天的時候,大自然和人體的陽氣旺盛,三伏貼能更好地以熱克寒。
簡單說,三伏貼就像給身體做“夏季養生SPA”,呼應自然規律,側重於標本兼治,這種中醫外治療法,相對於注射類的西醫藥物療法,適宜人羣更多,應用也更加廣泛,安全性也相對更高,每次貼敷只要幾十元,患者的認知度和認可度相對也更高一些。
但是三伏貼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嬰兒、孕婦、肺結核患者,支氣管擴張患者、糖尿病患者,皮膚瘡瘍破潰者、陰虛內熱者及皮膚易過敏者不適合。貼敷期間忌冷飲,不宜長時間吹空調等。
通訊員 楊璞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