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多元幣別商品 分散風險

配置多元幣別商品,分散風險。路透

美國公債近來走跌,市場對美元與美債的看法不一,對於退休理財來說,債券配置的多元化調整,也成爲銀行對客戶建議方向之一。銀行業者認爲,進行投資理財時,除了善用銀行建議的投資法則與模式,來達到長期穩健累積資產的目的,也可在配置標的時,搭配部分非美元或非針對美國市場的商品,例如澳幣計價債券、以日本爲主要投資市場的基金等多元配置、分散風險。

臺中銀行財富管理部協理尤純純指出,進行退休理財時,首要分散風險並提高資金運用效率,而今年以來,因美國預算赤字不斷上升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造成美元貶值壓力,因此若投資人考量匯率波動風險,建議投資幣別可考慮以美元爲主,再搭配多元配置如日圓、澳幣等其他貨幣。以55歲、年收入150萬元的林先生爲例,規劃在十年後、65歲時退休,退休理財除創造穩定現金流,也考量匯率波動風險,希望投資商品除美元計價外,也可分散佈局其他幣別商品。

林先生與臺中銀理財顧問討論退休理財規劃,目前他資產包括200萬元定存以及股票部位價值200萬元,年收扣除支出後每年約可存50萬元。林先生因臺幣1年期定存利率不到2%,目前持有股票部位每年配息金額約6萬元,換算現金股息率爲3%,雖高於定存利率,但配息金額恐無法滿足林先生退休生活需求,且標的公司股價也會受到經營績效與市場環境影響,投資收益較難掌握。

尤純純指出,林先生目前仍在工作,退休理財規劃可分65歲退休前的「加速累積期」,以及65歲退休後的「收益期」等兩階段,投資商品計價幣別可包含美元、澳幣、日圓等商品。在「加速期」階段,建議將200萬元定存加上股票部位200萬元處分變現,合計400萬元投入美國平衡型基金,若以預估年化報酬率5%計算,退休時可以增值至651萬元。

林先生每年存下的50萬元,可透過臺中銀行效率投資法,將母基金配置於以債券爲主的基金,子基金分批佈局至美國大型科技股、日本股票等基金,並建議採平均分配配置,以每年預估8%的目標報酬率計算,至65歲退休時可累積到724萬元。

等到林先生退休時,可累積資金1,375萬元,接着進入「收益期」,建議屆時投入高信用評等的公司債券組合,並分散至不同貨幣計價的投資商品,例如投入約六成比重至美元商品,四成至澳幣商品。其中,美元計價債券可選擇如保險和多元化投資集團波克夏海瑟威、科技大廠蘋果公司、知名金融集團高盛集團等相關債券;澳幣計價則建議可配置澳幣主權債、美林澳幣公司債等。以配息率4%計算,每年利息收入約55萬元,平均每月4.5萬元,可以因應退休後的日常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