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農人握緊新農具,駐村書記變身網絡達人
本報記者 劉旭 本報通訊員 任爽
“曾經我的目標就是推薦家鄉好景好物,如今我和團隊更想做的是講好家鄉故事。”鞠大偉說。
6月30日,由遼寧省總工會、遼寧省委網信辦聯合主辦的2025年遼寧省“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在阜新市正式啓動,阜新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業農村信息部部長鞠大偉作爲網絡達人代表站上了舞臺。
從駐村當書記幫村民解決山藥滯銷難題,到幫當地策劃旅遊項目,再到組建起包含第一書記、返鄉青年、創業精英的短視頻電商團隊“興鄉工作室”,鞠大偉致力於培養阜新特色“新農人”,緊握“新農具”,進一步挖掘、宣傳本地農產品,幫助農民增收。6年來,鞠大偉探索出一條用數字動能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路。
從“燙手山藥”到“滾燙流量”
“跟大偉書記說的一模一樣,這幾個月來河灣小寨消夏的遊客增多,我們賣了不少杏和梨,腰包裡進了不少錢。”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哈桃村村民騰世強所說的河灣小寨,由鞠大偉一手策劃,幫當地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村民對鞠大偉既信任又佩服,這源於他紮根泥土的腳印。
時間回溯至2019年末,剛調任阜新市彰武縣滿堂紅鎮駐鎮幹部的鞠大偉,面對的現實十分嚴峻:優質農產品嚴重滯銷,白山藥堆積如山,眼看就要爛在地窖裡。
面對農產品銷售難題,曾在阜新市傳媒中心工作4年的鞠大偉敏銳捕捉到剛興起的短視頻風口。他率先整合抖音、快手、微店等平臺資源,搭建起一個全媒體“第一書記直播間”。
“大家看我手裡拿的山藥,特別新鮮。”鏡頭前,鞠大偉化身“山藥代言人”,多角度宣介推銷,還將山藥種植中的小故事講給網友聽。他率領銷售團隊,按質分裝,採取分類競價銷售方法,線上日均銷量快速達到1000單,在很短時間內線上線下搶銷出100多萬斤白山藥。現實中“燙手的山藥”在網絡中走上一遭,變得炙手可熱。
首戰告捷,鞠大偉團隊乘勢而上。彰武紅薯、玉米、鄉村豬肉等農產品相繼“觸網”,通過相同的模式進行農產品電商直播實踐,並被陸續捧紅,在各大平臺上熱銷。高峰時,彰武紅薯在電商平臺累計銷量突破2萬件,一舉衝進快手根莖類總銷量榜前5名,僅此一項便帶動紅薯種植戶增收10餘萬元。
從“河灣小寨”到“興鄉矩陣”
“單點項目的成功遠非終點。”鞠大偉表示,他想爲鄉村振興探索更廣闊的發展圖景。
2022年春,鞠大偉“轉戰”阜新縣沙拉鎮哈桃村,任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在彰武積累的電商經驗,讓他視野更爲開闊:短視頻和直播的價值,豈止於帶貨?充分利用當地的文旅資源,爲農產品賦值,這樣才能走通“農文旅融合,產加銷貫通”之路。
哈桃村一片風景如畫的河灣地觸動了鞠大偉的靈感。林、河、草與特色民居渾然天成,儼然世外桃源。一個以“農文旅融合”爲核心的“河灣小寨”旅遊項目藍圖在他心中鋪展,並迅速贏得了村幹部和村民的響應與支持。
圍繞“農文旅融合”發展目標,鞠大偉將極具特色的蒙古族烏力格爾說書與鄉村秀美河灣景色相融合,以哈桃村爲中心開展“小小推介官”活動,讓孩子們體驗鄉村風情,推進“興鄉小院”設想落實落地。2024年4月,鞠大偉被農業農村部中國電影電視中心授予“助農先行官”稱號。
近幾年,鞠大偉帶領團隊推出了阜新鄉村美景系列短視頻,配合旺季短途出遊,打卡黃家溝假日農場、彰武德力格爾景區等,助推熱點景區“出圈”。“滿堂紅鎮稻田打卡”等短視頻更是營造了鄉村旅遊的熱點話題,作品每期的點擊量達10餘萬次,累計播放500餘萬次。在短視頻的助力之下,當地休閒農業、鄉村旅遊呈現矩陣發展態勢,成爲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亮點。
打造興鄉工作室成助農引擎
有了互聯網“商戰”的成功經歷後,鞠大偉將所積累的經驗手把手傳授給身邊的村民和返鄉青年,一年後彰武縣農產品上行品種達到32個。很快,由鞠大偉探索的農產品上行電商經驗在全市得到推廣,累計開展電商培訓40餘場,受衆2000餘人次。經培養,近百名農民主播實現增收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隨着阜新縣數商興農不斷深入,在阜新縣委組織部的支持下,一個極具創新性的平臺——“興鄉工作室”(第一書記直播間)應運而生。它匯聚了鞠大偉這樣的第一書記、返鄉青年和創業精英,致力於批量孵化阜新特色“新農人”。
截至目前,農產品累計銷量突破12萬件,宣傳阜新農產品短視頻平臺播放量超2000萬次,爲紅薯、小米等地標產品對接採購商超百人,帶動銷售200餘萬斤,助農增收超50萬元……這些數字是興鄉工作室的成果縮影。
“讓手機成爲新農具,讓數據變成新農資,讓直播間化爲新戰場。”派駐結束後,鞠大偉回到原單位,繼續投身鄉村振興和“三農”事業。總結、提煉、固化“興鄉工作室+農業互聯網公司+實體店+興鄉小院”工作模式,搭建阜新數商興農公共服務平臺,多個深加工項目已實現落地。
現在,鞠大偉又有了新目標:通過數字人、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搭建農業信息矩陣,打造10個數商興農示範典型,聯動100個特色鄉村,培訓1000名技能人才,實現農產品億級網絡曝光,構建“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