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培育農民人才 倡樹文明新風

爲紮實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助力鄉風文明建設,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8月18日至25日,通化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共同舉辦2025年通化市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文明鄉風建設素質素養提升培訓專題班,在全市範圍內遴選33名村“兩委”成員和鄉村振興骨幹參與培訓。

此次培訓旨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基層人才,推進鄉村產業發展和移風易俗工作。培訓採用線下與線上結合的模式,線下教學邀請相關領域專業講師講解農業生產、基層治理等內容,組織學員觀摩實踐、交流探討;線上課程利用互聯網資源,方便學員利用碎片化時間補充知識,夯實理論基礎。

在通化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學校和第二十四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現場,學員學習如何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鄉風文明建設,接觸到農業現代化先進成果與理念;在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新型職業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學員親手體會傳統草編技藝的獨特魅力,對構建具有通化特色的鄉村發展格局有了全新認知;在遼源市朝陽鄉村實訓發展有限公司,學員認識到民俗文化在鄉村發展中的重要凝聚作用,爲進一步開展好基層治理工作助力賦能;在柳河縣導航街道建設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養老服務“共享村社”,學員瞭解到“共享菜園”“勞動積分”“長輩食堂”激發“銀齡生活”熱情,對健全“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促進互助養老與鄉風文明建設相得益彰有了深刻理解;在吉林雲嶺野山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學員跟隨“參把頭”孫良珠學習傳統“放山”習俗,體會勞動人民的辛勤與智慧,在實踐中傳承弘揚農耕文明和人蔘文化;在楊靖宇烈士陵園,學員重溫革命先烈英勇事蹟,賡續偉大東北抗聯精神,爲開展新時代“三農”工作築牢精神根基。

二道江區學員張仁飛說:“此次培訓內容充實豐富,既有移風易俗的理念革新與鄉村治理的實踐路徑,也有民俗技藝的保護傳承和紅色精神的賡續弘揚,讓我深刻認識到鄉風文明的培育既要紮根本土挖掘傳統文化精華,也要找準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結合點。我會將所學所思轉化爲具體行動,爲家鄉鄉風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此次培訓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使我對如何在基層實踐中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我要將學到的知識、感悟的精神和掌握的技能帶回家鄉,積極運用到生產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人轉變發展思路、提升文明素養,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通化縣學員張鍵鑫表示。

通化市將持續跟蹤學員學習成效,紮實做好培訓後的總結交流與成果轉化指導工作,因地制宜健全“理論+實操”雙輪驅動的農民培訓機制,不斷優化高素質農民隊伍結構,激發農民投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爲鄉村振興和鄉風文明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來源:通化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