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肌少症狂補蛋白質 復健醫:不做運動根本白吃

研究發現,如果缺少運動,單靠補充蛋白質,無法改善肌力,有練又有吃效果才最好。(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肌少症是年長者的健康殺手,可能造成失能,不少人認爲,預防肌少症就是要多吃蛋白質,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恆表示,如果缺少運動,尤其是肌力訓練,單純靠補充蛋白質,是無法改善肌肉質量和力量,有練又有吃效果才最好,至於是運動前或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影響則不大。

王思恆在臉書粉專「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指出,一項2021年發表在高指數影響力《美國臨牀營養期刊》的丹麥研究,探討單純補充蛋白質,以及肌力訓練對老年人的肌肉質量和肌力的影響。

王思恆指出,研究以208位65歲以上的健康老年人爲對象,進行爲期一年的隨機對照試驗,將受試者分爲5組,分別是補充碳水化合物(安慰劑)組、補充膠原蛋白組、補充乳清蛋白組、輕度阻力訓練加乳清蛋白(以彈力繩及自身體重訓練)組、高強度阻力訓練加乳清蛋白(在健身房使用器材訓練)組。

王思恆指出,研究結果顯示,單純補充蛋白質,不論是膠原蛋白還是乳清蛋白,都未顯著改善受試者的肌肉質量和力量,效果跟吃安慰劑一樣。而高強度阻力訓練加乳清蛋白的組別,大腿股四頭肌變粗,肌力也有顯著增強;至於輕度阻力訓練後的肌肉尺寸不變,但肌力有成長,只是效果不如高強度訓練。

王思恆指出,上述研究凸顯了肌力訓練纔是增肌的主角,光補充蛋白質是不夠的,就算只是徒手深蹲,都比坐着喝乳清蛋白有效,重點是「光吃不練沒用」,不是「蛋白質無用」,有練又有吃增肌效果才最好。

至於蛋白質該什麼時候吃?王思恆表示,他在10多年前,曾以爲運動後要立刻補充蛋白質,否則肌肉就白練了,但最新研究發現,不論是運動前或運動後吃蛋白質,對肌力、體重的影響,都沒有太大變化,也就是如果有運動、總蛋白質攝取量夠,補充的時間點影響其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