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黃金30分鐘」補蛋白質?醫:增肌做到3事更關鍵
常聽聞「運動後要把握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才能最大化肌肉生長!」此說法是否正確?(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常聽聞「運動後要把握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才能最大化肌肉生長!」此說法是否正確?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恆引述研究指出,運動後30分鐘的「黃金窗口」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關鍵。他並提到,與其在意時機,不如做到每餐都有蛋白質、選擇優質蛋白質來源,以及每天總蛋白質攝取量充足,更能有效幫助增肌。
醫師王思恆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一項研究找來40名有重量訓練經驗的男性,將其分成2組,並讓這些受試者連續8周進行阻力訓練,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2克蛋白質。但唯一的不同點在於,其中一組運動前後立即攝取蛋白質;另一組則是運動前3小時與後3小時攝取蛋白質。
王思恆接着說,後續研究人員測量了受試者的肌肉質量、肌力、運動表現以及血液中的生化標記,以探究不同蛋白質攝取時間是否會影響結果。結果發現蛋白質攝取時間並不影響肌肉成長,這2組的肌肉量、肌力與運動表現都顯著提升,並未發現有明顯差異。
關於運動後黃金30分鐘的概念,王思恆表示,來自於過去的一些研究,但隨着近年來更多高品質的試驗,發現其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關鍵。他提到,蛋白質合成的刺激效應可以持續數小時甚至1天,因此只要每天總蛋白質攝取量充足,就不用特別擔心運動後需要立即補充。
至於該怎麼吃蛋白質較好?王思恆建議可遵循3原則,分別是每天總蛋白質攝取量充足(約每公斤體重1.6克)、每餐都有蛋白質,以及選擇優質蛋白質,如雞肉、魚、蛋、乳製品、豆類等。若能做到這些,不管是運動前吃、運動後吃,甚至睡前吃,都能有效幫助增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