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安全官員揭露 陸引擎暗助俄

路透報導,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透過空殼公司秘密運往俄羅斯一家國營無人機制造商。圖爲示意圖。(新華社)

路透報導,根據三位歐洲安全官員及路透審閱文件顯示,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透過空殼公司秘密運往俄羅斯一家國營無人機制造商,且陸制發動機甚至試圖「工業製冷設備」品項報關,以規避西方的制裁。

報導稱,從合約內容、發票和報關文件可以看出,雖然歐美自2023年10月起就對俄羅斯武器製造商IEMZ庫波爾(IEMZ Kupol)祭出制裁,試圖切斷其產品供應鏈,但Garpiya-A1攻擊型無人機的產量仍在持續擴大。

一份庫波爾內部文件顯示,該公司已與俄羅斯國防部簽署合約,計劃在今年生產逾6000架 Garpiya,遠高於2024年的2000架。截至今年4月,已交付超過1500架。

路透去年9月曾報導,庫波爾使用中國技術製造 Garpiya無人機,其中零件包括由大陸廈門林巴賀航空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Xiamen Limbach Aviation Engine Co.)製造的L550E引擎。一個月後,歐盟與美國製裁了數家參與該無人機制造的公司,包括廈門林巴賀。

不過,從庫波爾內部信函及運輸文件顯示,就在上述制裁生效後,一家名爲北京西潮國際科技貿易有限公司(Beijing Xichao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Trade)的中國企業便接手開始向庫波爾供應L550E發動機。

制裁生效後,一家名爲「北京錫超國際技術貿易有限公司」的新中國公司開始向Kupol提供L550E 引擎。路透社審閱的發票、Kupol 內部信函及運輸文件皆顯示此情況。

報導指出,中國外交部則迴應,對Garpiya無人機零件出口一事不知情,並強調中國依據本國法律與國際義務,對軍民兩用產品實施嚴格出口管制。但也強調,「中方一貫反對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

值得關注的是,歐盟曾多次呼籲北京停止「軍援」俄羅斯,而相關議題也會成爲24日登場的中歐峰會的交鋒重點。(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