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增產力度超預期 國際油價面臨更大下行壓力

財聯社7月6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六(7月5日),歐佩克+中的八個成員國表示,將於8月起增產54.8萬桶/日石油。此舉可能在今年進一步壓低油價。

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的代表週六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國際石油市場形勢及前景。

這些產油國表示,全球經濟前景“穩定”,而石油庫存處於較低水平。

上個月,由於以色列和伊朗爆發激烈衝突,國際油價一度大幅飆升。不過,隨着兩國達成停火協議,油價迅速回落。

在週六的聲明中,八個產油國同意增產54.8萬桶/日,高於市場此前預期的41.1萬桶/日。這意味着歐佩克+有望在今年9月底前結束此前的減產計劃。

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導致需求下降,歐佩克+從2022年10月開始執行約22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計劃。

儘管全球需求前景疲弱且供應充足,但歐佩克+還是決定從今年4月開始增產,以奪回市場份額。

今年以來,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已下跌超6%,目前交投於68美元/桶上方。這一價格對於沙特等國而言,已不足以覆蓋政府開支。

分析師估計,今年上半年全球原油庫存平均以100萬桶/日的速度增長,原因是亞洲需求降溫、以及非歐佩克+產油國增產。

雖然國際油價持續低迷,但歐佩克+不得不推進增產。一方面原因是該聯盟正面臨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競爭。另一方面,歐佩克+內部一些成員國也對長期執行減產頗爲不滿。

今年年初,摩根大通與高盛的分析師曾警告稱,國際油價可能在第四季度跌破6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