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貿易協議衝擊“意大利製造”
美國與歐盟日前就貿易問題達成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將對歐盟輸美產品徵收15%的關稅、歐盟將對美增加6000億美元投資及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等。該協議雖然成功避免了一場跨大西洋貿易戰,但在意大利國內卻引發了強烈不滿。
相較於梅洛尼政府審慎剋制的表態,意大利產業工會、地方商界和在野黨紛紛就該協議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衝擊發出警告與批評,直言這是一份“向美國屈服”的不平等條約,會給衆多依賴出口的行業帶來巨大壓力,嚴重削弱“意大利製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此同時,輿論場上關於歐盟對外談判能力、政府外交立場,乃至意大利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角色定位的質疑聲日益高漲。協議尚未正式落地,一場橫跨政界與民間的激烈爭議已然展開。
梅洛尼政府立場謹慎剋制
梅洛尼政府對歐美貿易協議作出了積極但謹慎的官方迴應。當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達成協議時,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正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第二屆聯合國糧食體系峰會審議會議。梅洛尼在會議間隙發表聲明稱,協議本身是“積極的”,因爲貿易衝突進一步升級將帶來不可預測甚至毀滅性的後果。她強調,15%關稅在“不再疊加其他負擔”的前提下對意大利是可持續的,但目前簽署的僅是一份初步協議,尚無法律約束力,政府需要進一步研讀細節,並承諾將在國家和歐盟層面採取措施,爲受關稅影響的意大利企業提供支持。
意大利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塔亞尼表示,目前達成的協議對歐盟和意大利經濟來說是“可以承受的”折中結果。塔亞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特別提到,相比增加財政支出,保持有利的匯率水平對出口競爭力至關重要。歐洲央行應審慎行事,避免過度加息,並重新考慮採取量化寬鬆等政策,以減輕歐元升值給意大利出口帶來的壓力。
梅洛尼還與兩位副總理塔亞尼和薩爾維尼發表聯合聲明稱,意大利政府對歐盟與美國就關稅和貿易問題達成協議表示歡迎。他們認爲,該協議避免了在跨大西洋夥伴中爆發貿易戰,而15%的關稅是可接受的。意大利將繼續在歐盟內部積極斡旋,力求在協議細節上爲意大利爭取最大利益,並將出臺相關政策保護就業和關鍵產業。
出口支柱產業承壓嚴重
歐美貿易協議公佈後,意大利國內批評聲音四起,反對者認爲該協議將給意大利的經濟和出口貿易帶來巨大損失。此間分析指出,歐美貿易協議生效後,意大利多個支柱產業將直接受到關稅衝擊。作爲歐盟對美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意大利2024年對美出口額約650億歐元,貿易順差約390億歐元。15%的關稅無疑將削弱“意大利製造”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汽車、機械製造、食品與葡萄酒等出口支柱行業受影響最大。
意大利工業聯合會主席奧爾西尼警告稱,關稅衝擊可能導致意大利全年對美出口損失超過200億歐元,相當於總出口額的三分之一。汽車製造及零部件是意大利對美出口的重要板塊,年出口額約50億歐元。根據協議,美方對歐盟汽車整車及零件關稅將由原先總計27.5%的稅率下調並統一爲15%,但意大利汽車行業仍強調面臨嚴峻挑戰:今年前5個月,意大利對美汽車出口量已因關稅和需求疲軟大幅下挫近29%。金屬機械行業工會FIOM也指出,意大利汽車及配件對美出口規模在各金屬行業中名列前茅,因此15%的關稅“將帶來沉重的打擊”。
機械設備作爲意大利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品類之一,2024年對美國出口額約128億歐元。關稅將使該領域出口商品面臨約27億歐元的新增成本。意大利手工業聯合會分析稱,機械行業本就處於下行週期,今年1月至5月對美機械出口額同比下降約8.9%。關稅引發的美國市場需求進一步放緩,可能進一步加劇產銷壓力。近來歐元相對美元有大幅升值,無形中增加了額外成本,將進一步加重企業實際負擔。
美國是意大利農食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意大利對美年出口額約80億歐元。關稅生效後,預計意大利食品業將承擔約12億歐元的額外成本,對美年出口額約19億歐元的葡萄酒將是受影響最直接的品類之一。據意大利葡萄酒聯合會估算,關稅將令該行業未來12個月損失約3.17億歐元。除葡萄酒外,橄欖油和意大利麪等產品也將被納入徵稅清單,出口成本將提高。
此外,關稅還將對意大利製藥、化工及奢侈品行業帶來較大沖擊。醫藥和化工產品是意大利對美出口中附加值最高的領域之一,意大利製藥企業2024年對美出口額約100億歐元。美國最初堅持將製藥業排除在貿易協議之外、保留單獨談判空間,但美歐雙方最終確認製藥行業關稅上限不會超過15%。儘管如此,關稅仍將給意大利該行業造成約19.5億歐元的成本擡升。奢侈時尚產品是“意大利製造”的金字招牌,高級服裝、皮具和配飾等在美國深受歡迎。此前歐盟對美出口大部分紡織服裝和箱包均享受零關稅待遇,但按照新協議,此類商品也被納入關稅清單。這意味着意大利時尚產業將在美國市場失去零關稅的競爭優勢。根據意大利專業機構估算,這將給意大利時尚產業出口新增約16.5億歐元的成本。
面對嚴峻挑戰,意大利國內反對黨陣營對歐美貿易協議展開了猛烈抨擊。意大利民主黨指責這份協議意味着歐洲對美國的“屈從”和“投降”,認爲馮德萊恩和梅洛尼不該把這份協議說成是“積極成果”,而應承認這是在美方脅迫下被迫接受的“不平等條款”。五星運動黨同樣措辭強烈地譴責了這份協議,稱本應以“零關稅對零關稅”收場的談判,卻淪爲馮德萊恩和梅洛尼的徹底失敗。五星運動黨還批評梅洛尼政府在談判前後對美國的“一味迎合”,包括承諾將軍費開支提高到GDP的5%、放緩推進針對美國科技企業的數字稅,以及計劃大舉採購美國昂貴的液化天然氣等。
經濟、就業與能源成本三重風險疊加
此間分析認爲,15%的關稅將在中短期內給意大利經濟帶來結構性影響和風險考驗。意大利經濟部長焦爾傑蒂7月30日向議會報告稱,美國對意大利出口徵收15%關稅,預計將使2026年意大利國內生產總值較原先的預測減少約0.5個百分點,摺合損失超過100億歐元。考慮到當前意大利經濟復甦乏力,若對美出口受挫,將進一步拖累工業生產和投資信心,意大利可能陷入經濟長期低增長困境。
關稅還將對意大利就業產生連鎖影響。意大利工業聯合會警告稱,關稅措施可能危及意大利約10萬個工作崗位,尤其在北部倫巴第、皮埃蒙特等製造業集中地區,汽車、機械、時尚等行業一旦訂單縮減,相關企業將被迫裁員或減產,這不僅衝擊地方就業和家庭收入,也將削弱意大利國內消費和投資水平,造成經濟下行壓力。
除就業問題外,協議所附能源採購和投資條款,可能進一步加大意大利民衆生活壓力。根據協議,歐盟將自美國購買高達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這意味着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盟國家將進一步增加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等能源的進口依賴度,而美國能源價格昂貴、運輸成本高企,或將在短期內推高意大利的電力、燃氣價格,最終反映在企業和居民的能源賬單上,進一步削弱居民實際購買力,對經濟復甦不利。
面對上述挑戰,梅洛尼政府已表示將積極尋求化解之道。一方面,意大利正與歐盟夥伴積極合作,爭取在貿易協議最終文本中爲歐洲企業贏得更多豁免和緩衝措施,例如降低部分高附加值商品的稅率上限,或者將葡萄酒、奢侈品等歐洲關切行業納入零關稅清單之中。另一方面,意大利國內也醞釀出臺一攬子支持方案,包括提高出口退稅獎勵、設立專項基金補貼受衝擊行業、鼓勵企業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等。在貨幣政策領域,意大利官員呼籲歐洲央行在抗通脹和穩增長之間保持平衡,不要因一時物價指標而過度收緊貨幣政策,讓經濟狀況“雪上加霜”。
總的來說,歐美貿易協議爲避免立即爆發貿易戰贏得了寶貴時間,卻將內部調整的難題留給了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國。意大利國內的不滿與批評,既反映了各界對短期利益受損的焦慮,也折射出民衆對國家經濟長期走向的擔憂。正如有評論所言,歐盟此番選擇了以“確定的損失”來避免“潛在的災難”,但這是不是明智之舉,仍被廣泛質疑。
(本報羅馬8月9日電 本報駐羅馬記者 王天揚)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