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死剴剴推給幻聽還說思覺失調 鑑定醫師全打臉:爲減刑不夠真誠

▲臺北地院今(5日)第8天審理剴剴案,聲援剴剴的網路媽媽羣成員在場外高喊「加重判刑、不可教化!」(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黃哲民/臺北報導

臺北地院今(5日)第8天審理剴剴案,進入涉案在押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量刑調查程序,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醫師徐堅棋以鑑定人身分出庭作證,指劉彩萱自稱幼年目睹家暴、被剴剴說髒話舉動勾起昔日創傷,加上「聽幻覺」20年而犯案,但徐堅棋認爲她「不是那麼真誠」,述說家庭不幸,可能爲了減刑而有不實動機。

今續有聲援剴剴的網路媽媽羣成員,在劉氏姊妹下午開完庭還押時,高舉標語朝姊妹倆搭乘的囚車怒吼「加重判刑、不可教化!」審判長諭知檢辯雙方實際發問時間遠低於預估,加上部分被保留的證據不必調查,因此明(6日)僅上午開庭,下午將讓參審的素人國民法官暫時鬆綁,趕快處理私人事務,此舉意味本案可能提前辯結與宣判。

▲馬偕醫院精神醫學不主任醫師徐堅棋(右),今(5日)以鑑定人身分到臺北地院爲剴剴案作證。(圖/記者黃哲民攝)

徐堅棋在剴剴剴案選任國民法官參審前,率領包括心理師、社工等專業團隊,訪談劉氏姊妹與家人共8人,前後歷時2個月做出鑑定報告,今下午作證指出,劉彩萱訪談中不認罪,自稱曾向社工反映剴剴會說髒話、自撞、磨牙,可能在前保母家學會,她難以照顧。

劉彩萱已在上月(4月)30日審理時哭着改口認罪,包括檢方起訴涉犯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等3大罪,聲稱聽完法醫師與2位鑑定醫師證詞,意識到自己行爲構成罪責,起初因「膽小害怕」不認罪,現在「願意面對,承擔我犯下的錯誤」。

▲臺北地院今(5日)第8天審理剴剴案,涉案在押保母劉彩萱(粉色連帽衣)開完庭還押。(圖/記者黃哲民攝)

但劉彩萱仍推稱剴剴有些行爲「讓我失去對他那份初心」、「讓我越來越招架不住」,開始厭惡剴剴,打他腳底、掐他耳朵,撬開他嘴巴灌食,罰他去「冷靜區」站着,最後放着不理他,「造成今天的遺憾,對不起!」。

劉彩萱認罪時所稱剴剴「有些行爲」,如同徐堅棋今作證所說狀況,在本案審理期間也多次被劉氏姊妹提及,徐堅棋說,劉彩萱訪談中聲稱聽到剴剴說髒話,勾起她幼年目睹父親家暴母親的回憶,導致情緒失控,但劉彩萱的姊妹與受訪談家人,雖聽信劉彩萱轉述剴剴的異狀,還有家人自稱親眼看過,卻都表示沒有劉彩萱說的這些往事。

徐堅棋指出,劉彩萱自稱有「聽幻覺」長達20年,懷疑自己罹患思覺失調症發作而犯下本案,鑑定認爲她智力中等,只是性格矛盾易憤慨、缺乏同理心與自信,即使因本案偵審在押,出現適應障礙與憂鬱現象,犯案時仍未達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礙標準。

▲臺北地院今(5日)第8天審理剴剴案,涉案在押保母劉若琳(灰色連帽衣)開完庭還押。(圖/記者黃哲民攝)

徐堅棋認爲看不出劉彩萱有反省之意,更好奇無法看穿她的內心、懷疑她「不是那麼真誠」,或許要等全案定讞、不再影響罪責,纔可能知道她真正想法,而她犯案時照顧的另1名幼童,完全沒有剴剴的遭遇,不像是環境因素使她虐童。

徐堅棋歸納,劉彩萱對於幼年目睹家暴說詞,和家人的陳述不同,她現在面臨法律問題、需要一些理由,所以她說有「聽幻覺」、捆綁剴剴時有幻聽在吵她,以及她家庭有些不幸,「對她的減刑有利,可能有不實表達的動機,但我不確定」。

徐堅棋說劉彩萱若接受心理治療,仍有可能復歸社會,但他無法回答需要多久,劉彩萱受鑑定時仍有防衛心態,能否改變須看個人動機。

▲臺北地院今(5日)第8天審理剴剴案,聲援剴剴的網路媽媽羣成員在場外高喊「加重判刑、不可教化!」(圖/記者黃哲民攝)

至於審理中僅改口承認指甲刮傷剴剴脖子、涉犯過失傷害罪的劉若琳,辯護律師形容她太相信姊姊劉彩萱、「被信任矇蔽雙眼」,徐堅棋說鑑定認爲劉若琳個性隨和但易焦慮,失婚後有不安全感,可能因姊妹情誼而順從姊姊,認爲剴剴行爲不檢。

不過徐堅棋指出,劉若琳畢竟是專業保母,不該只是勸阻姊姊,應有能力更積極避免發生不幸,尤其她曾是姊姊的僱主,過往互動比較強勢,未來她若能避免「被重要的人利用」,應可復歸社會、避免再犯。

徐堅棋總結劉氏姊妹的鑑定結果顯示,2人都無下修刑責的條件。辯護律師主張劉若琳無動機也沒對剴剴施虐,檢方認爲劉若琳對姊姊的犯行鼓吹、協助與追蹤,「參與其中且樂在其中」,應論處共同正犯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