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救災累癱「10多人只搞定一屋8成污泥」 呼籲:不只需要鏟子超人

記者蔡宜芳/綜合報導

颱風樺加沙重創花蓮,釀成慘重災情,演藝圈也迅速展現愛心行動。擁有「外景女鐵人」的女星段慧琳,近日親赴光復鄉投身救災,她29日也在社羣分享心得,並表示「未來一年,花蓮需要的不只是鏟子超人」。

▲段慧琳日前親赴花蓮救災。(圖/翻攝自Facebook/段慧琳 Windy)

段慧琳透露,自己救災救到背肌和臀肌都相當痠痛,雖然同行的多數人都有運動底子,甚至不少是體育系畢業、教練級的體能,但十幾人合力半天,也僅能清出一間屋子七、八成的污泥,可見現場需要的支援仍相當龐大。

段慧琳也憂心指出,隨着假期結束,能幫忙復原的人數可能會急遽減少,「實在難以想像光復還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因此,她呼籲仍能前往的民衆儘量伸出援手,並整理了在現場的觀察心得,提供有心參與的志工參考。

▲段慧琳指出災區現場還需要非常多人力。(圖/翻攝自Facebook/段慧琳 Windy)

段慧琳特別提醒,走遠一點的部落或主街道以外的巷弄,仍有許多災戶屋子需要清理,「如果指揮中心或者物資站太忙,無暇協助安排志工的工作,看到有其他人在清運,問一聲、動手幫忙就是了,不用等。」此外,她也建議不用自備鏟子和推車,現場已有足夠器材,反倒是運動飲料和手套可以多帶,「手套絕對一下就浸溼了,如果持續戴着工作,手指比較容易起水泡」。

段慧琳認爲剷土就像是跑馬拉松,「剷土也要配速。千萬不要爆衝,一下就累了。」同時,她透露現場有宗教團體提供大量餐飲,「結果現場便當太多,要拜託大家吃的狀況。村長和居民會希望我們儘量吃光,以免留廚餘,讓災區衛生更堪虞。」提醒大家可以滾動式調整飲食。

除了人力支援,段慧琳也呼籲民衆從經濟面協助災區,「重建之路很漫長,沒辦法去現場支援的朋友也沒有關係。請你從這個月開始,每個月留一筆旅遊預算給花蓮,或網購一些花蓮名產。」她認爲,未來一年,花蓮需要的不只是「鏟子超人」,更需要觀光客來帶動產業循環。

【段慧琳全文】

背肌和臀肌都很痠痛,在北返的路上。儘管我們一行人都有運動底子,甚至好幾位都是體育系畢業、教練級的體能,但十幾人合力半天,也僅能清出一間屋子七、八成的污泥。可見現場還需要多少人力。

明天收假後,受災現場能幫忙的人數應該會急遽減少,實在難以想像光復還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還能前往支援的朋友,9/29的現場觀察大概整理如下:

1. 走遠一點的幾個部落、主街道之外的巷弄裡,還有很多災戶的屋子需要關注與清理。如果指揮中心或者物資站太忙,無暇協助安排志工的工作,看到有其他人在清運,問一聲、動手幫忙就是了,不用等。

2. 不用自己帶鏟子和推車,現場頗多,物資站也會有。運動飲料和手套可以多帶,手套絕對一下就浸溼了,如果持續戴着工作,手指比較容易起水泡(我就是)。

3. 跟馬拉松一樣,剷土也要配速。千萬不要爆衝,一下就累了。

4. 滾動式調整飲食。像我是自己帶乾糧前往,想把食物留給災區,但今天就出現有宗教團體挹注餐飲,結果現場便當太多,要拜託大家吃的狀況。村長和居民會希望我們儘量吃光,以免留廚餘,讓災區衛生更堪虞。

5. 重建之路很漫長,沒辦法去現場支援的朋友也沒有關係。請你從這個月開始,每個月留一筆旅遊預算給花蓮,或網購一些花蓮名產。未來一年,花蓮需要的不只是鏟子超人,更需要觀光小尖兵,復甦當地的經濟、讓當地產業活動可以流通。

#祝福花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