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小心!6天502人受傷 災區淤泥藏「奪命物」
花蓮慈濟醫院29日公佈驚人數據,設立災區醫療站短短6天,診治人次已突破1224人,其中高達502例爲現場緊急外科手術。(圖/翻攝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花蓮慈濟醫院29日公佈驚人數據,設立災區醫療站短短6天,診治人次已突破1224人,其中高達502例爲現場緊急外科手術。(圖/翻攝花蓮慈濟醫院臉書)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引發的花蓮光復鄉災情持續延燒,災後重建工作暗藏危機!花蓮慈濟醫院29日公佈驚人數據,設立災區醫療站短短6天,診治人次已突破1224人,其中高達502例爲現場緊急外科手術,更有單日創下368人就診紀錄。資深骨科醫師劉冠麟臨牀發現,災區淤泥中暗藏釘子、鐵片與碎玻璃等致命危險物,連專業防滑鞋都被刺穿,災民與志工安全亮紅燈。
「醫療需求出現危險轉折!」花蓮慈院分析,災後首日原本全是慢性病患取藥需求,但隨着清理工作推進,外科傷患從第二天40人暴增至第五天206人,成長超過5倍。院長林欣榮沉痛表示,醫療團隊發現災區現場猶如「隱形戰場」,必須持續投入專業醫療資源。
現場醫師透露,曾遇獲災民衆穿着厚底防滑鞋前往就醫,脫鞋時才發現整塊玻璃貫穿鞋底,腳底不斷滲血。劉冠麟醫師緊急爲傷者進行縫合手術時強調,這顯示災區清理現場處處危機,即使專業裝備也難完全防護。
醫療團隊面臨雙重挑戰,除了要有骨科、外科專業醫師進駐,還需克服疫苗冷藏與醫材補給難題。藥學部主任劉採豔指出,破傷風疫苗必須在2至8度環境保存,各醫療站需配備行動冰箱與溫度監控系統,否則疫苗將瞬間失效。
中醫團隊也緊急開設特別門診,副院長何宗融發現,連續工作72小時以上的救難人員,普遍出現肌肉痠痛與風寒症狀。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黃輝榮帶領團隊提供鍼灸推拿服務,強調「救災英雄不該被傷痛擊倒」。
這場看不見的醫療戰役仍在持續,慈濟醫院呼籲投入清理工作的民衆,務必穿着鋼頭防護鞋,每2小時檢查身體狀況,發現傷口立即赴醫療站處理,避免破傷風風險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