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嘆「淤泥比想像中難挖」!曝救災8要點 懶人包一次看

大量志工前往光復鄉幫忙災民清理家園。(範揚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震驚全臺,大量熱心民衆自發前往光復鄉幫忙救災。一名已經在第一線救災的志工分享清理淤泥心得,直言淤泥比想像中的難挖,很重很黏很髒,希望年輕人踊躍幫忙,同時也分享8個救災建議,可以在清理泥沙時更順利。另外疾管署也分享災區衛生注意事項,協助預防傳染病。

該名志工在Dcard發文分享協助清理的8個建議,首先是穿長袖長褲、帽子,太髒可能要報廢;手指可包透氣膠帶,因爲戴手套也很磨;雨鞋至少要中筒;防止泥漿噴濺到眼睛,最好戴護目鏡,保護眼睛;毛巾圍脖子上,噴到泥漿可以馬上擦;補充水分、電解質的飲料建議自備,免得現場臨時不夠;花蓮到光復火車,可用悠遊卡搭區間車或TPASS。

她指出,自己是有在健身的女性,除泥工具雖然現場會發。但帶了比較小的鏟子,因爲公發的有點太重,可能鏟不了8小時。

該名志工說道,不用怕餓肚子,中午慈濟會發餐盒,路上還有很多團體在發麪包、八寶粥、谷棒等等。

她分享,淤泥比想像中的難挖,很重很黏很髒,災戶根本無力清淤泥,傢俱厚實也搬不出來,更不要說有些是獨居老人,希望年輕人踊躍去幫忙。

疾管署指出,除了雨鞋,也要配戴好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預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等傳染病。另外飲食務必注意安全,水要澈底煮沸後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勿再食用,預防感染腸道傳染病。

另清理居家環境時,可以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廚具和餐具更要煮沸消毒,或是使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再使用。同時依「溼、搓、衝、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或是使用酒精含量7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