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無人機行業白皮書(2024/2025) 發佈:全球農業無人機保有量突破50萬架
8月23日消息,農民日報社與大疆農業在北京聯合舉辦《農業無人機行業白皮書(2024/2025)》(以下簡稱“《白皮書》”)新聞發佈會。作爲雙方首次聯合推出的行業權威報告,該《白皮書》全面梳理了全球農業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趨勢、技術創新與應用價值,爲農業現代化轉型提供重要參考。據介紹,《白皮書》從2022年開始發佈,此後每年發佈一份,2025年發佈的這份《白皮書》更是對行業的最新發展、新應用場景、最佳實踐等進行了全景式的呈現。
《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球農業無人機應用版圖持續擴大,多項利好政策陸續出臺,行業步入規範化、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截至2025年6月,全球農業無人機保有量已突破50萬架,累計實現節水約3.3億噸、減少碳排放4258萬噸。在就業帶動方面,農業無人機正吸引全球衆多青年返鄉創業,女性飛手比例也穩步提升。
發佈會上,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寧啓文發表致辭。他表示,”農業無人機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傳統生產模式,成爲保障糧食安全的新引擎。《白皮書》的發佈,不僅爲政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決策參考,也爲科研機構明確研究方向提供數據支撐,同時爲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瞭解和應用新技術提供實用指南,並將助力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共進、健康發展。”
大疆創新副總裁邵建夥在發言中回顧了大疆在農業無人機領域的持續創新與實踐。他表示:“讓用戶'買得起、用得上、有效率、有收益',始終是我們產品研發與應用的核心理念。農業無人機以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和收益增長,賦予了低空經濟與科技創新最時髦也最爲質樸的本色”。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劉小偉指出,總站長期關注並支持農業無人機行業的規範與發展,重點圍繞農機購置補貼、鑑定檢測、操作人員培訓、標準制定、自願性認證、報廢更新等方面系統推進,積極配合管理部門出臺多項管理辦法,持續推動行業走向標準化、規範化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智慧植保團隊首席科學家袁會珠在專題報告《植保無人機飛防施藥技術發展與應用》中,生動系統梳理了我國航空植保施藥技術的發展脈絡。他強調:“我國農藥使用方式從粗放走向精準,從人工走向智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施藥工具與技術是實現蟲口奪糧、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支撐。”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李偉國會長指出,農業無人機的應用環境構建尤爲關鍵,其中法律法規的完善是優化使用環境的重要一環。他特別提到,諸如150公斤起飛重量、30米飛行限高等現行規定,仍有進一步精準化、差異化的政策空間,亟需通過更具適應性的法律支持,爲農業無人機的大規模規範應用提供堅實保障。
發佈會上,大疆農業全球政策負責人王亞瓊還圍繞《白皮書》五大核心內容展開分享,包括行業大事記、全球政策趨勢、環保與藥效測試、新場景應用和最佳實踐,全面呈現農業無人機在全球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成果。(定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