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無人機助力高效田管 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

陸無人機助力高效田管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大陸央視)

陸無人機助力高效田管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大陸央視)

陸無人機助力高效田管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大陸央視)

陸無人機助力高效田管汗水農業向智慧農業加速邁進。(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6日報導,在湖北的糧食主產區天門市,當地80多萬畝小麥正處於拔節孕穗期,農戶搶抓農時,清理溝渠,通過無人機設備爲小麥追肥。

到湖北天門市黃潭鎮萬畝小麥高產示範片區,農民正在麥田操作清溝排積。當地俗語「麥田三條溝,從種管到收」。高品質開好三溝可有效防止麥田漬害,減少病蟲害,提高根系活力,是小麥高產穩產重要保障。

農技專家指出,現在小麥整體處於孕穗期。需水需肥量較大,現場有十多臺無人機正作業施肥。每臺無人機載重量最高75公斤,一小時可作業140畝左右,是人工施肥效率的10—15倍。還可精確設定每畝田施用量,攪拌後氮肥通過甩盤撒出,保障肥料拋撒均勻。

連片小麥看來都是一樣綠油油,其實這片田裡卻種植有數十種不同小麥品種。因爲這一片屬於小麥品種試驗種植區,爲的就是在同一片田塊裡,相同水肥管理條件下方便對比,篩選出適合本地種植、產量高、抗疫性強的優良小麥品種。

而在「示範性種植區」,種有已經過試驗種植的3個優選品種,在小麥出苗、收穫等關鍵期,都會邀集種植戶現場觀摩,親身感受新品種長勢情況,促進優良品種在本地普及推廣。

位於江漢平原腹地的天門市,一直都是糧食主產區,藉由稻麥輪作、豆麥輪作方式,充分利用好不同季節每一個田塊。這個春天,當地在田小麥面積86.68萬畝,透過適時、適墒田間管理,目前小麥長勢良好,農業部門預計今年天門小麥單產將比去年增加10%以上。

此外,隨着氣溫回暖,河北邯鄲3300多萬畝小麥陸續進入返青期。農技專家充分調研,利用無人機等先進手段分苗施策,加強田間管理。

在河北邯鄲曲周縣一處小麥田,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師生,正監測和記錄小麥土壤、苗情,針對苗情較差麥田,透過無人機給小麥噴灑腐殖酸葉面肥,促進小麥生長。

針對今年氣溫回升速度較快,平均溫度也比往年高的特殊氣候條件,曲周縣聯合中國農大麴周實驗站,啓動「百名專家進百村」科技服務活動,指導農民加強小麥田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