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超標≠痛風?揭秘身體裡的代謝失衡陷阱--深圳市正康骨科

深圳市正康骨科:一、嘌呤與尿酸的“前世今生”

嘌呤是人體內天然存在的物質,既是構成DNA的重要成分,也存在於食物中(如動物內臟、海鮮等)。正常情況下,嘌呤會通過肝臟代謝生成尿酸,並經由腎臟和腸道排出體外

但當嘌呤代謝異常時,這種平衡會被打破——要麼是尿酸生成過多(佔80%),要麼是排泄減少(佔20%),最終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超標,形成“高尿酸血癥”。

二、從高尿酸到痛風:一場“結晶”引發的戰爭

當血尿酸濃度超過飽和度(>420 μmol/L),尿酸鹽會像“鹽析”一樣在低溫或血流緩慢的部位(如大腳趾、膝關節)形成針狀結晶。這些結晶就像“隱形刀片”,刺激關節滑膜引發急性炎症反應,導致紅腫熱痛——這就是痛風的典型發作。更危險的是,長期未控制的尿酸結晶還會沉積在腎臟,形成結石或損害腎小管,甚至引發腎衰竭。

三、代謝異常的三大“推手”

四、打破“代謝魔咒”的三大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