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預製菜在罵聲中賣爆,“透明”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據@錢江視頻 消息,2025年春節預製菜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據統計,今年預製菜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從消費人羣看,預製菜消費者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佔比高達80%,22~31歲人羣爲消費主力軍,佔比高達43%。有網友疑惑:越罵越買,到底爲什麼?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餐飲商家和消費者都越來越注重效率和便捷,預製菜憑藉快速烹飪、快速出餐、購買方便等優勢,迅速佔領市場。相關分析顯示,2026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有望達10720億元。
春節期間,誰來做出一桌年夜飯,令不少消費者頭疼。想在家裡吃頓年夜飯,沒人、沒技術,也沒時間精力,預製菜便成爲了不錯的選擇。商家也看中了這個商機,各大品牌紛紛推出預製年菜產品,搶佔春節市場。廣州酒家、全聚德、國聯水產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多家知名餐飲品牌推出高端預製年菜。董到家推出售價3088元的海蔘年夜飯家宴,內含米其林門店同款大菜。和苑酒家推出9999元的“白金饕餮盆菜”,號稱華人盆菜天花板。
商家力推,消費者認可,從春節預製菜銷售的爆火,可以看出預製菜市場的潛力,同時也說明大衆對預製菜的需求確實存在。之前,大家對預製菜的爭議,主要是很多餐館和外賣在不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用上了預製菜,大家掏了下館子的錢,吃的卻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自然感覺難以接受。商家主動告知預製菜,增加產品的透明度和可信任度,讓消費者吃得安心,自然能買得放心。
隨着餐飲文化和技術發展,預製菜與人們的日常飲食已逐漸密不可分。預製菜行業是我國餐飲行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要理性看待,無需視其爲“洪水猛獸”。預製菜春節期間受熱捧,也證明,如果提前告知用的是預製菜,並且不斷提高預製菜的品質和味道,在特定時間方便了沒有時間做飯的消費者,其實大部分人都能接受並認可。
今年春節,小時候眼巴巴等待父母做年夜飯的年輕人,正在越來越主動地化身“過年主理人”。機靈的人開始走捷徑,打造“預製菜年夜飯”。有博主發文,花30塊錢買了10道預製菜,爲網友們提供了年夜飯的最強“整活兒”。網友評論:“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預製氣質”。願意瞭解傳統,也樂於接納變化——新一代“年味主理人”在吃上花費的心思,也是熱愛生活、傳承春節內涵,接受食品生產工業化的最佳寫照。
食物的味道里,是家的溫暖,也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讓預製菜大大方方的在消費者面前“現身”,纔是正確的“打開方式”,才能讓預製菜行業贏得更大市場空間。消費者也不必過多糾結預製不預製,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尋回“好好吃飯”的樂趣,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才能盡享簡單而純粹的幸福。
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