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也扛不住!7旬父母抗拒住養老院 他回家見這情況崩潰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着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示意圖。圖/AI生成

近年來,「下流老人」(意指過着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老後破產」等詞彙頻繁出現在日本社會,反映出老齡化社會下的深層危機。而「2025年問題」正逐步逼近,即出生於戰後嬰兒潮將全面邁入75歲以上的高齡階段,對醫療與長照資源的需求將激增。而夾在其中的中生代,也正承受着難以喘息的照護壓力。

據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來自日本46歲的C先生是一名年收入約800萬日圓(約新臺幣160萬元)的單身上班族,父母皆爲76歲,正是面臨「2025年問題」的典型代表。他本身生活無虞,擁有1500萬日圓(約新臺幣300萬元)存款與500萬日圓(約新臺幣100萬元)投資信託,每月還有穩定的配息。但提到雙親的未來,他卻滿是焦慮。

「我自己一個人過生活沒問題,但父母的事真的是一個巨大的負擔」。C先生坦言,他是家裡的獨子,只能靠自己照顧雙親,平時也不太會連絡其他親戚。他無奈地表示,雖然父母住在已繳清貸款的獨棟住宅,但幾乎沒有儲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突然倒下,真的快撐不下去了」。

爲了安全與未來着想,C先生曾試着說服父母入住養老機構,並表明「錢不是問題」,沒想到父母反應激烈,憤怒拒絕。他推測,父母對於「被送去養老院」這件事有根深蒂固的抗拒感。

但繼續讓父母獨居,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C先生偶爾會在回家時發現家門未關、瓦斯爐未熄,情況令人膽戰心驚。更嚴重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他接連因父母骨折、高燒、嘔吐等緊急狀況叫救護車,並必須立刻從職場請假返家,「我知道這樣下去早晚會被公司開除,但也不能坐視不管」。

日本厚生勞動省2022年的調查顯示,照顧需要長照服務的高齡者時,有近兩成家庭照顧者需投入「幾乎整天」的時間,特別在要介護等級4與5的情況下,全天候照顧比例更高達四至六成,突顯家庭照護的龐大負擔。

C先生透露,他無法將自己的人生全部投注在照顧雙親上,「我當然知道,一旦出事就太晚了…現在只要放假,就在查哪裡可以讓他們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