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資深教師 盼取消58歲月退門檻

教師退休年齡逐年延後,2017年修法採「年齡+年資」,2033年後不得低於58歲。全教總表示,新制恐讓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難以退休。(本報資料照片)

教師退休年齡逐年延後,2017年修法後,採「年齡+年資」,退休年齡不得低於55歲,2033年後更不得低於58歲。全教總表示,新制恐讓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難以退休,未來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將持續上升。另外,國小兼代課教師月薪接近最低基本工資,全教產批評是對教育專業的污辱。

過往教師年滿50歲、年資25年即可退休,俗稱「75制」,但2017年修法後,改採「年齡+年資」逐年遞增的新制,2027年成爲「85制」,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55歲,2033年後更不得低於58歲。新制上路後,造成部分年資滿30年但年齡未符合規定,或年齡已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難以符合退休資格。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2013年全教總曾委託民調機構調查,結果顯示,85%的民衆希望中小學導師應小於55歲,73%認爲最佳工作年齡爲55歲以下,結果顯示社會普遍認知,教育現場需要兼具體力與熱忱的教師。延長退休至58歲,勢必加劇教育現場人力老化,造成師培停滯,影響教育品質。

全教總要求政府履行責任,取消58歲月退門檻,讓資深教師可以自由選擇去留,以釋出更多職缺,吸納年輕教師,改善師資年齡結構。

另外,明年最低工資將調升爲每月2萬9500元,國小兼代課教師在幾乎全天待校、負擔完整教學責任的情況下,兼代課教師每節課336元,每週22節、每月四周計算,共2萬9568元。全教產指出,乍看似乎略高於基本工資,但若考量備課、批改作業、處理學生日常與行政交辦事項,制度卻把兼代課教師等同於只按「鐘點」計算的臨時人力,完全忽視教育工作的專業,不僅讓教師士氣低落,更形成對教育品質的長期侵蝕。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應訂定「備課與課務時數換算標準」,將教師隱性工時納入薪資評估,避免只計算「上課時間」而忽略專業投入,建議可採取兼代課教師若負擔達每週20節以上,自動轉爲具專任保障薪資身分,不再以單節計酬,以月薪制保障,反映其實際全時工作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