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取消150歐元免稅商品門檻
歐盟執委會擬對從中國在線零售商購買的廉價商品徵收關稅,以阻止「劣質」商品從中國涌入,並將建議取消150歐元的免稅商品門檻。圖爲工作人員直播展示服裝。(中新社)
英國《金融時報》3日引述消息報導,歐盟執委會擬對從中國在線零售商購買的廉價商品徵收關稅,以阻止「劣質」商品從中國涌入,並將於7月稍晚建議取消目前150歐元的免稅商品門檻。官員透露,其主要目標是針對希音(Shein)、拼多多旗下Temu及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等平臺。
歐盟現行法規,從非歐盟國家網上購買價值低於150歐元包裹,無須繳納關稅。但報導指,歐盟於2023年進口23億件申報價值低於150歐元包裹,當中電子商貿進口量按年增加1倍以上,而4月超過35萬件商品,即每個家庭平均有兩次送貨,而中國在空運廉價商品上具有成本效益。
報導表示,歐盟也可能強制大型平臺一律登記並支付增值稅(VAT)。有官員說,歐盟執委會去年已經建議取消關稅門檻,但現在將尋求加快通過該建議,以因應廉價進口商品的激增。但另一名官員警告,新制恐將增加本已不堪重負的海關官員工作量,要歐盟國家點頭同意可能很困難。
數據顯示,2022年到2023年間,歐洲國家報告的危險產品數量猛增超過50%,達3400多種,其中化妝品、玩具、電器和服裝是安全問題最多的產品。歐洲玩具行業2月表示,他們從Temu購買19件玩具,發現沒有一件符合歐盟標準,其中18件對兒童構成真正的安全風險,指責中國零售商輸入危險玩具。
對此,Temu表示,在歐盟版的網站上已不再提供上述19種玩具產品,並強調公司增長並不依賴廉價商品,「只要政策公平」,他們對於符合消費者利益的政策調整持開放態度和支持。全球速賣通則稱,正與立法當局合作,以確保未來繼續在歐盟市場處於合規地位;希音也強調,會全力支持關稅改革。
歐洲零售遊說團體則稱,希望爲所有以歐盟消費者爲目標的參與者,提供一個歐盟標準的在線零售競爭環境,而當前需要一個「有效且高效的跨境執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