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裡的非公醫療:利潤下降,承壓前行

醫保政策不是最大的變量!

整理丨陳朝陽

來源丨醫學界智庫

隨着上市醫院集團年報發佈,2024年非公醫療發展整體概況浮出水面,承壓前行成爲行業關鍵詞。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擁抱人工智能、深耕專科和特色技術、降本增效成爲上市醫院集團們的共同選擇。

據“第一財經”報道,截至4月26日,A股醫院板塊已披露2024年業績的12家公司中就有6家出現虧損,分別是ST中珠、國際醫學、光正眼科、創新醫療、皓宸醫療、何氏眼科,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虧損6.2億元、2.54億元、1.75億元、9395.4萬元、3769.09萬元、2739.82萬元。

行業龍頭愛爾眼科:

營業收入增速創新低

愛爾眼科發佈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成績單”顯示,2024年錄得營收、歸母淨利潤209.83億元、35.56億元,增幅分別爲3.02%、5.87%;2025年一季度持續向好,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97%、16.71%。

愛爾眼科除了在去年實現了營收、淨利的雙增長,在門診量和手術量上也持續攀高,全年實現門診量1694.07萬人次,同比增長12.14%;手術量129.47萬例,同比增長9.38%。

不過由於三大核心業務承壓,其營業收入增速創下上市16年以來新低,扣非淨利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負增長。

愛爾眼科稱:2024年,由於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消費需求出現明顯不足,眼科行業增速呈現放緩態勢,公司經營面臨較大挑戰。面對經營壓力,聚焦核心業務發展,加快數字化賦能,加強學科內涵建設,提升醫療能力和質量水平,優化服務流程和標準,加大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全方位推動公司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愛爾眼科在年報中對前景保持樂觀,其認爲在眼健康需求不斷釋放、新技術臨牀應用加快和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增加的共同驅動下,未來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隨着經濟回暖復甦,相關的眼科需求將逐步恢復並持續釋放。“在居民支出謹慎之時,眼科將是最有韌性的行業之一;在居民信心增強之後,眼科將是最有彈性的行業之一”。

海吉亞醫療:淨利潤5.98億元,

同比減少12.6%

港股海吉亞醫療發佈2024財年年報顯示,集團收入人民幣44.46億元,同比增加9.1%;淨利潤5.98億元,同比減少12.6%;毛利13.29億元,同比增加3.4%。

其中醫院業務收入佔比97.2%,達43.23億元;門診和住院服務分別增長20.8%和60.5%;腫瘤相關業務收入19.63億元,佔收入44.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管理或經營16家以腫瘤業務爲核心的醫院,其中三級醫院4家、二級醫院12家,此外還有2家在建的三級規模醫院,分佈在中國8個省的13個城市。

2020年至2023年,海吉亞醫療實現營收爲14.02億元、23.15億元、31.96億元、40.77億元;實現淨利潤爲1.70億元、4.41億元、4.77億元、6.83億元。

瑞銀髮布研報稱,海吉亞醫療2024年業績遜預期,收入同比增長9.1%至44.5億元人民幣,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52.2億元人民幣,當中下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0.9%,管理層歸因於期內醫保報銷收緊,與行業趨勢一致。公司預計2025年經營情況將有所改善,考慮到海吉亞擁有強勁現金創造能力、充足在手現金及良好併購記錄,瑞銀維持海吉亞醫療“買入”評級。

腫瘤新貴美中嘉和:

質子治療元年業績增長新動能

受經營戰略調整、上市費用等因素的影響,2024年美中嘉和業績調整見底。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88億元,同比下降27.91%,歸屬母公司淨虧損4.43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8.80%。

2025年,受益於質子治療這一最先進的放療技術強勁驅動,美中嘉和有望迎來業績反轉。

美中嘉和擁有華南地區首臺質子治療設備,具備地域稀缺性。2024年12月16日,美中嘉和旗下廣州泰和腫瘤醫院質子中心患者臨牀診治全面啓動,這是我國華南地區首臺投入臨牀應用的質子治療系統,截至目前該質子中心諮詢瞭解人數、門診日接診人數、日上機人數日益增多,單日患者治療數量最高峰超過50例。

廣州泰和腫瘤醫院質子中心配置4間治療室,年接診能力達2000例,按每療程約30萬元計算,預計年收入超6億元。同時,質子治療中心的成本主要是前期設備採購及醫院建設開支,建成後毛利率較高。

何氏眼科:

淨利潤同比降143.11%

何氏眼科發佈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爲10.96億元,同比下降7.56%;歸母淨利潤爲-2739.82萬元,同比下降143.11%;扣非歸母淨利潤爲-2878.77萬元,同比下降152.03%。

對於2024年業績虧損,何氏眼科在年報中解釋稱,報告期內行業競爭加劇,同時受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影響,公司收入和毛利有所下降。同時公司在創新業務、數字化及研發項目方面投入較大,成本費用支出增加。

創新醫療:營收微增1.3%,

淨利同比下降174.02%

創新醫療2024年年報顯示,創新醫療增收不增利。全年公司營業總收入8.16億元,同比上升1.3%,歸母淨利潤-9395.4萬元,同比下降174.02%。

創新醫療旗下擁有建華醫院、康華醫院、福恬醫院和明珠醫院四家醫療機構,儘管在醫療技術和服務質量上有所提升,但整體盈利能力依然堪憂。

此外,作爲央企辦醫巨頭,華潤醫療發佈的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綜合總營收98.55億元,同比減少2.5%(2023年:101.08億元),主要受醫院業務收入下滑拖累。

早前華潤醫療近6年來呈現“增收不增利”。不過華潤醫療歸母淨利潤達5.6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9.6%,主要得益於成本控制和業務優化,通過集中採購、管理流程優化及數字化手段實現“降本增效”。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