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緒住在腸子裡 全是它在作祟!
影響情緒的關鍵因素是『腸腦軸』。(圖片來源/Pexels)
緊張時肚子痛、心情好時食慾好,這些經驗應該不陌生,但你有想過原因爲何嗎?腸道被喻爲人類的「第2個大腦」,其影響情緒的關鍵因素是『腸腦軸』(Gut-Brain Axis)。
「腸腦軸」如同一條高速公路,是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雙向的溝通網路,穿梭在腸子與大腦之間,涵蓋神經、內分泌、免疫等多種路徑,乘載着情緒、壓力、飢餓及快樂的訊號;根據研究指出,腸道維生羣能產生或刺激神經傳導物質的生成,如多巴胺、血清素、γ-氨基丁酸(GABA),這些物質對情緒和認知功能有重要影響,因此腸道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讓大腦下起雨來。
另外,也有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的失衡與多種心理疾病(如焦慮和憂鬱)有關,因此要讓「腸腦軸」健康,最重要地就是要讓腸道菌相平衡、迷走神經活躍、壓力荷爾蒙穩定,可以有以下4種方式:
多吃優格、味噌、納豆等發酵的食物,增加腸道益生菌種類;攝取含有益生元的食物,包含洋蔥、香蕉、大蒜、燕麥、蘆筍、奇亞籽,幫助好菌生長;每週攝取20至30種不同的蔬果豆谷,維持菌相多樣性;避免攝取含糖飲料、香腸火腿等精緻糖與加工食物,以免讓壞菌壯大。
平時可進行腹式呼吸或冥想,可直接刺激迷走神經、降低壓力荷爾蒙;有研究指出,短暫冷刺激能活化迷走神經,像是用冷水洗臉及淋浴;唱歌及咀嚼皆有助於提升副交感神經活動。
腸道菌也有生理時鐘,因此每天規律排便、睡覺,作息越穩定菌相越健康。
平時寫日記、正念練習、心理支持,都被證實可以改善腸道健康。
統整以上做法,讓「腸腦軸」健康就是從「吃、動、呼吸、放鬆」這幾個層面去調整,慢慢地腸道及情緒就會一起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