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奈曼旗:落實六個行動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貫徹落實就業促進行動,通遼市奈曼旗着力解決“有人沒活幹,有活沒人幹”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提高產業發展帶動就業能力,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全旗城鎮新增就業等主要任務指標完成進度均超80%,就業服務水平提升效果明顯。

以產業發展爲引擎,築牢就業根基

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堅持“項目爲王,招商爲要”,工業園區3家玻纖企業相繼投產,預計年底前達到規模以上企業;內蒙古興固科技公司二期生產線計劃10月份投產,新增崗位400餘個;牧原肉食品公司崗位缺口300個以上,月薪最高可達1.7萬元。寶古圖旅遊景區改變傳統觀光模式,打造深度體驗遊,能夠接待800人住宿,600人就餐,今年以來已接待遊客40萬人,帶動就業500餘人。文化旅遊、養老家政等服務業領域新增規模以上企業4戶,開拓崗位600個以上。夜市、代駕、互聯網營銷師等新業態發展迅速,新增崗位1100餘個。同時,積極落實稅收減免、援企穩崗、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發放穩崗補貼174.25萬元,惠及988人,發放金融貸款17.13億元,服務各類經營主體2558戶。

以創業扶持爲抓手,激活就業動能

開展創業培訓、研討交流、示範教學、青年羣體直播帶崗等活動,鼓勵羣體創業就業;依託智慧就業雲平臺,發佈公共創業項目,建立培訓、就業意願收集推送機制,服務窗口實現所有就業服務事項“一窗通辦”,開發創業擔保貸款、職業技能培訓報名等小程序,爲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免費政策諮詢、創業指導、法律維權等服務。組建15人創業導師團,開展創業指導活動5場,服務企業11家。依託2個市級示範園區吸納商戶74家,帶動就業474人。今年新認定旗級勞務品牌13個,10個被推薦申報市級品牌。推動實現“一鎮一品牌”和勞務經紀人成立勞務機構行動,15個鄉鎮已經創建完成。新建1家創業孵化園,吸納商戶30家以上,帶動就業200人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5筆共1378萬元,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3萬元,新註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4730戶,創業帶動就業超2萬人。

以技能培訓爲支撐,提升就業質量

圍繞“電商+農牧業”領域,已成功舉辦5期網絡創業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135人,其中農牧民學員佔比達83.7%,切實爲傳統農牧業從業者開闢了增收新路徑。同時,創新建立“培訓-實習-就業直通車”機制,該機制以企業實際用工標準爲核心設計課程體系,強化實操訓練與場景模擬,聯動用工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確保學員結業後即可快速適應崗位要求,形成技能提升與就業質量互促共進的良好格局。針對母嬰護理等市場緊缺領域,開展10期訂單式培訓,覆蓋學員351人,培訓後就業率達72%,學員平均月薪達6500元,薪資較培訓前增長20%。

以重點羣體爲靶向,拓寬就業渠道

將事業單位年度內退休職工編制提前用於公開招聘,全旗編制總體使用率提高到95%以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空缺崗位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比例不低於30%,事業單位招聘147人、公務員招聘54人。實施以工代賑項目5個,總投資2930萬元,帶動就業630人,羣衆增收1020萬元,開發工程管護崗位16個,羣衆增收14.016萬元。安置56名“三支一扶”計劃服務人員和社區民生志願者到就業服務站開展就業服務挖掘崗位,爲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提供保障。投入光伏收益1540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1758個,京蒙勞務協作幫扶就業881人。

以服務體系爲保障,優化就業環境

依託黨羣服務中心、零工市場、工會驛站、商圈建設39家“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實現了羣衆15分鐘“家門口”就業服務圈。收集崗位清單3500餘個和就業意願清單215個,促成152人實現就近就業;針對性開展就業崗位推薦、簡歷問診、就業指導、法律諮詢等服務,舉辦春風行動系列、退役軍人專場、殘疾人專場、重點企業專場等招聘活動21場、直播帶崗60場,65家企業提供4600個崗位,4000餘人找到合適崗位,直播觀看超過7.5萬人次。

下一步,奈曼旗將繼續以政策爲支撐,以創新爲驅動,進一步優化就業環境,拓寬就業渠道,提升就業質量,確保就業工作穩步推進,爲全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活力與動力。(劉小雷、路金英)

來源:通遼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