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夯實“三農”基本盤 描繪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在內江市東興區,隨處都能感受到蓬勃生機:萬畝糧油產業園內,農技人員正忙着小麥田間管理;生薑種植基地,農戶們晾曬着姜種進行催芽;肉牛羊養殖場內,能看見養殖戶忙碌的身影在現代化禽舍內穿梭……一幕幕,爲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添上了生動的註腳。
糧食生產根基穩 保障充實“米袋子”
小春生產事關夏季糧油豐產豐收。立春過後,在東興區的田間地頭,農技人員正搶抓時節,全力抓好小春生產田間管理,
東興區石子鎮萬畝糧油產業園內,內江市宏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技人員正操控着植保無人機,忙碌地開展小麥病蟲害防治作業。該合作社在東興區石子鎮、田家鎮等地種植有近3000畝小麥,種植耐高溫、結實性好、產量高的小麥品種——內麥416和川麥104,並在近期的小麥關鍵管護期採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爲麥田殺菌、除草,預防葉黃病等常見小麥病害,確保小麥能夠穩產、豐產。
“今年小麥從播種以來一直風調雨順,再加上我們的新品種和科技手段助力,小麥畝產有望增產。”專合社負責人胡洪兵說,小麥平均畝產有望達到750斤左右,3000畝麥地今年可收穫小麥1100多噸。
2月18日,在平坦鎮水梨村的田間地頭,村民們開始新一年的春耕,翻整土地,栽苗施肥,覆蓋地膜,種植新一季鮮食糯玉米,播撒今年增收的希望。“現在地膜覆蓋已經接近尾聲了,地膜可以保溫,防治土地乾旱,利於糯玉米生長。”鄧剛種植專合社負責人鄧剛說,今年專合社共種植有百餘畝鮮食糯玉米,預計4個月後即可收穫,畝產量可達3000-4000斤。
一年之景始於春,“我區春耕生產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全面展開。”東興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眼下各地正搶抓農時提前佈局春耕備耕,根據春耕生產所需,積極做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等物資準備和供應,爲春耕生產提供物資保障。爲全年的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畜禽養殖多樣化 打造精品“肉籃子”
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東興區依託地域特點大力發展生豬、肉牛、肉羊等禽畜多樣化種養,形成了多種禽畜的農業格局。
“這裡是我們公司智能化養豬的數字終端展示廳,大屏上可以24小時全方位清晰地看到所有豬場的各種數據指標情況,方便我們可以實時監測豬隻的繁殖、生長、飼餵、內環境及糞污消納等數據。”在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宇和澤內江生豬智慧養殖數據中心現場,公司內江外勤主管王成軍介紹着豬場的一系列智能化、數字化養殖技術設施情況。
透過信息化大屏,可以看到豬舍十分乾淨整潔,配備有智能化飼料管理系統、智能環境控制系統、智能化糞污排放系統等。王成軍介紹,通過精準計算每頭種豬的飼料需求,系統可以自動配比和投喂飼料,還會根據溫度、溼度等參數自動調節,爲種豬提供最適宜的生長環境。通過安裝在豬舍內的攝像頭和傳感器,養殖人員可以實時監測生豬的生長情況、進食量和健康狀況,並實時進行響應。
在位於東興區順河鎮黃連坪村的品律養殖場內,工人們正在牛舍內操作微耕機翻動發酵牀內的物質,使其更加鬆軟乾燥。牛舍四面通風,300多頭肉牛毛髮乾淨。養殖場負責人王亞孫介紹,“傳統的養牛場牛舍環境差,牛身上到處都是糞污。而品律養殖場,在牛舍內建造發酵牀,鋪設了稻殼、鋸末等墊料,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發酵後,成爲了生物有機肥。”
另一邊,田家鎮天堂村的東興區朵二哥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肉羊養殖場內,羊叫聲此起彼伏,整潔的羊舍排列有序,一隻只羊兒悠閒地吃着飼料。暖棚、草庫、粉碎機、拌草機等相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養殖場各環節都實行機械化運行和專業化操作,工作人員只需簡單地將麥麩、秸稈等原料投入攪料機,就能迅速產出配比精準、營養均衡的飼料,確保了肉羊的適口性和健康生長。
培育特色農產品 豐富美味“菜盤子”
“等到驚蟄時節,就要開始種今年的生薑了。”日前,在東興區永福鎮盤陀村,村黨支部副書記周小華介紹起今年的生薑種植情況,“今年(生薑種植)面積將達到200畝以上,按照往年產量估算,平均畝產能達到6000斤。”
“永福生薑”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近年來,永福鎮藉助這一“金字招牌”,把生薑種植作爲當地特色產業大力發展,依託生薑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集中成片的標準化科技示範種植基地,引導農民種植生薑1500餘畝,年採挖生薑300餘萬公斤,年銷售額達4000萬元。
在東興區椑木鎮水心壩村,大片田地裡種植的都是聲名遠揚的“水晶蘿蔔”。水心壩村緊鄰沱江,用來種植蘿蔔的土地是被沱江衝擊過的沙泥地,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種植的蘿蔔肉厚質細、回甜可口。“水晶蘿蔔”不僅深受本地市場青睞,還吸引了外地客商收購。
據瞭解,今年水心壩村共種植1000餘畝蘿蔔,每畝產量可達4000斤。前不久,“水晶蘿蔔”被納入了“國字號”名錄——全國名特新優農產品。
2025年,東興區將緊緊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主線,以農業增產、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爲核心目標,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深化產業改革,夯實農業基本盤,繼續嚴守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政治底線,提標擴面特色農業,計劃新(改)建高標準農田3.5萬畝以上,糧食播種面積103萬畝、產量38萬噸以上。
在推進畜禽水產現代化養殖方面,繼續抓好生豬穩產保供,完成市下達生豬年出欄量和能繁母豬保有量任務。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產業,計劃新增肉牛、肉羊規模養殖場51個,肉牛、肉羊出欄數分別增長1400頭、3萬隻以上。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水產品產量3.5萬噸以上。同時,深化落實“百園建設”計劃,計劃新建蔬菜現代農業園區1個、精品蔬菜示範區2個;培育本土農業品牌,新增“名特優新”等質量認證3個以上,爭取納入“天府糧倉”品牌目錄1個。
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內江市東興區將不斷煥發新的活力。未來,隨着更多項目落地和產業鏈的延伸,這片土地將迎來更爲廣闊的發展前景,奮力譜寫農業高質量發展東興新篇章。(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