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平穩基金成立3年 保交樓“南寧模式”加速成型質效顯著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羣衆切身利益。南寧市平穩基金(以下簡稱“平穩基金”)成立3年來,以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爲出發點,採取“基金投資+地產開發聯動”模式,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紓困,探索形成“政府引導、專業運營、風險可控”的保交樓“南寧模式”。3年間,平穩基金陸續接手多個問題樓盤項目,目前已交付5127套住房。

“一竿子插到底”解決資金債務梗阻

在房地產市場調整過程中,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項目面臨交付困難,資金不足、債務糾紛是主要困境。

爲貫徹落實“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決策部署,各地陸續推出配套融資開發貸款、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重整+共益債”等組合拳、工具包。2022年8月,南寧市以“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科學決策、防範風險”爲原則,成立平穩基金。基金由三家南寧市國有企業出資爲主,吸引社會資本共同投入發起設立,首期規模30億元。

平穩基金堅持“保交樓”與“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兼顧,在遵循基金投資規律和市場化原則前提下,重點關注項目重組盤活帶來的長遠利益和重大社會效益。

平穩基金有關負責人介紹,保交樓項目的續建工作普遍面臨紛繁複雜的債權關係、虧空資金巨大、新老團隊交接困難等難點堵點,這意味着每個項目都必須“一竿子插到底”,有序推進原開發商及原施工單位談判清退、續建施工招標及監督管理、未售資產的處置、存量土地續建銷售、業主的溝通維權等一攬子工作。

“保交樓”同時“保品質”“保售後”

爲切實維護購房人的合法權益,平穩基金在續建項目中,堅持“不降標、不減配”,在施工單位的選擇、建築材料採購、施工質量把控等各環節力求精益求精,推進“保交樓”的同時堅決“保品質”。

與此同時,對項目已交付區域存在的遺留問題,平穩基金也積極多方協調、推進妥善解決,讓業主們“早日回家”“安全回家”。

今年6月,平穩基金投入300多萬元,對一項目原開發商已交付區域組織開展“一戶一表”提報安裝、電纜安全排查整改工作,在推進保交樓的同時主動承攬“保售後”工作。

今年8月,平穩基金髮布一則關於物業費調整的公告,對續建交付的4個項目,在前期協調物業公司主動下調物業費後,結合市場情況及業主訴求再次下調物業費。連續兩次物業費下調,惠及住宅、洋房、商墅、商鋪及公寓業主,其中住宅類物業費降幅最高,達到40%。

在“保交樓”過程中,爲獲得購房業主的理解和支持,平穩基金通過多個渠道發佈基金動態公告和項目續建工作進展,並通過工地開放日活動、微信羣交流、每月售樓部現場溝通等方式,避免因信息不透明、不對稱引發業主疑慮;項目交付均嚴格執行“先驗房後收房”流程,保證過程透明。

“南寧模式”多項創新助力打好攻堅戰

採取“掛老賬、付新賬、算總賬”“股權+資產轉讓”等策略隔離項目債務風險,確保保交樓資源不流失;首創“先辦證再交房”模式保障業主資產安全;創新運用“續建+破產預重整+清算”組合方案系統性破解資金僵局……成立3年來,平穩基金探索多項“首創”,房地產紓困“南寧模式”日漸成型。

當前,房地產處於新舊模式轉型關鍵時期,全國各地房地產“保交樓”“保交房”攻堅戰正有力推進中,平穩基金的“保交樓”模式,爲打好攻堅戰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

平穩基金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平穩基金正在推進湖光學府及檀境項目的續建,將持續穩健推動“保交樓、穩民生”工作。(申小龍、範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