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寮海淡廠 議員促設環保監督小組
新竹市南寮海水淡化廠即將興建,市議員林彥甫提出3大建議,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立環保監督小組。(陳育賢攝)
爲解決極端氣候導致的缺水問題,經濟部水利署將在新竹市南寮興建年產300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地方關心包括噪音、管線與滷水排放、回饋金等問題,市議員林彥甫在近日的說明會中提出3大建議,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立環保監督小組。
爲了增加自有水源以維持區域供水穩定,經濟部水利署計劃在新竹市南寮漁港旁10公頃國有地上,興建可日產10萬噸、年產水量最大值3000萬噸的海水淡化廠。
海淡廠已於2022年通過環評,行政院於2023年4月核定計劃,2024年3月1日將招標文件上網公告,計劃2027年起產水,2028年完工。
由於新竹海水淡化廠即將動工,相關單位日前辦理施工前說明會,市議員林彥甫在會中提出3大建議,期盼北水局在興建、營運的過程中務必考量到南寮地區民衆的權益。
林彥甫指出,海淡廠動工最重要的就是「成立環保監督小組」,比照科學園區,由北水局制訂設置要點,並將市府機關、地方民代、專家學者及NGO等納入小組成員,確保後續營運監測發生狀況時,能由北水局直接要求營運單位即時改善。
其次是「打造戶外水主題公園並結合環境教育」,他表示,海淡廠戶外有多達3公頃的綠地,如果只有景觀功能太可惜,建議增設水主題相關的遊憩設施,同時結合環境教育基地、舉辦相關課程活動,讓民衆瞭解海水淡化的技術,及對環境的影響。
最後是「一併改善南寮地區用電穩定」,南寮地區長年飽受停、跳電所苦,當跳電發生時,海淡廠卻耗能產水,難免會讓外界聯想到是海淡廠所導致,所以興建過程中,要求北水局務必與臺電溝通,規畫海淡廠電力供應時,務必連帶南寮地區的整體電力盤整規畫,確保民生及海淡廠皆無用電疑慮。